青海九三的社員們有一個500人的“青海九三家園”微信群,社員們在群中交流思想和關注社務工作,非常熱鬧。疫情發生以來,社員們積極響應社省委的號召,懷著一份愿家園平安,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共度難關的責任感,在群里為祖國加油,為一線人員鼓勁,用切實行動愛心相守。有不少社員自發地想方設法為沒有口罩和消毒液的社員購買和寄送,為社員們攜手抗擊疫情提供幫助,每天打開都是刷屏的訂單和加油鼓勁的話語,滿滿的愛心和正能量。

當了解到奮戰在全省基層一線的部門和工作人員缺少口罩和消毒液等必需品的情況后,社員們更是萬分著急和牽掛,文化支社的尚瑋,經多方打聽和聯系,和丈夫花費25萬從俄羅斯買了10萬只醫療口罩,想捐給西寧市防疫指揮部,希望能夠支援到默默堅守和奮戰在青海疫情一線的人員,并想申請其中的5千只定向支援在基層工作的社員所在單位,以解燃眉之急。

3號早上,10萬只醫療口罩從莫斯科機場運到了浦東機場,十點由東航的楊志機長以及機場小紅帽的工作人員幫著接收完畢,交由順豐快遞發回西寧。為了讓自己申請的定向口罩調配到最急需的基層人員手中,尚瑋在“青海九三家園”群中發布了相關信息,海東市平安區支社主委馬建萍馬上回復“王英在最基層,考慮給她們一些吧”,社員王英也急切地打出“平安鎮人民政府 5000只”,并說明口罩要急用于15個村和5個社區接近7萬人的防控工作,各村各社區干部,以及村干部疫情防疫工作宣傳、返青人員排查、執勤點值班站崗、居家隔離人員核查,外出返青人員的接送,每天給隔離人員送基本生活用品的及時消毒等,同是平安區支社的王明禎也發出“能不能給我解決100個口罩,村里值班的人都沒有口罩,就一個一次性的反復使用,有的還在用紗布口罩,幫幫忙!”,王鈺萱“申請1000個,用于海東市廣播電視臺記者每天深入醫院、交通、社區和鄉鎮等防控一線采訪報道”。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的李晶“申請2000個,用于民和縣7個鄉鎮獨居孤寡老人、3家農村敬老院孤寡老人和每日上門探訪獨居老人的護理人員”。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支社何雪冰“申請2000個口罩用于急診外科醫生、護士防護。”格爾木市支社董銀華申請“之前預定的捐給格爾木市人民醫院的口罩因特殊情況,數量減少了一部分,急需!”,湟源縣人大副主任張鐵軍申請“給湟源縣人民醫院1000只”,西寧市社員也有求助信息,看到這么多急需口罩的,尚瑋著急的寫到“各位老師,不要再發了,沒有那么多,個人捐贈,給大家添麻煩了,要到4號或5號才能到,西寧市的就先不考慮了,咱們緊著基層鄉村吧。”
因是非常時期,平日里應三天送到的貨物輾轉了五天,她們倆口子每天都在查物流,6日早上眼看著到了蘭州的貨物又被轉運到西安,發現快遞出現問題之后,西寧市應急管理局魏海濤作為受托人多次向局領導匯報,經多方協調,終于在7號早上到了西寧,她給發了信息“終于松了一口氣”,筆者每天都通過微信和她溝通,非常理解她那心急火燎的心情。她還欣慰地說到“東航的楊志機長幫我們協調了,上海市應急儲備局幫著在機場接貨發貨,浦東機場有幫我們抬貨的小紅帽,西寧市應急儲備局的工作人員等等,都是素未謀面的朋友,還有“青海九三家園”同仁們的關心,這一路還是好心人多啊”。
但因全省抗疫物資太缺,尚瑋捐贈的10萬只醫療口罩(經對30箱口罩清點核實后,可能因俄羅斯那面發貨有誤,實際到貨是92700只)中只能自己定向2000只,其余的都無償捐贈給了西寧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由西寧市應急儲備局負責轉運、收貨和交接,送往全省抗擊疫情一線。自己定向的2000只,她通過社員王英分給所在平安鎮人民政府600只、李晶的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600只、由董銀華分給格爾木市人民醫院300只,王文禎分給平安區村委工作人員100只、李富善分給樂都區村委工作人員100只,省圖書館駐村書記所在東珠鄉鎮300只。
尚瑋,“青海九三家園”感謝有你,祖國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