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武漢的第一天,不知不覺忙完已是深夜。走到窗前,抬頭望著那一輪圓月,突然意識到今天是正月十五。到武漢已經20多個小時,興奮過后,內心愈發沉重。我來到這里,不僅僅是出于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和職責,同時也承載著想投身疫情一線的科室同事的囑托。
出征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2月6日晚10點,胸外二科接到院里通知,需要派一名主治醫師以上的醫生支援武漢。當科里通知大家報名后,崔有斌主任率先響應,第一時間回復到:“我報名!”這瞬間點燃了科室每一個醫生的使命感和渴望報效國家的熱情!科里包括我在內有主治以上資格的8名醫生全部報名。當晚,我開車來到崔主任家,我們討論研究了很久,最終在我的堅持下,主任做出決定,派我去武漢支援。
做完決定后,我通知了我的愛人。愛人沉默了一下,并沒有多說什么,開始幫我準備東西,可能作為一名外科醫生的家屬,她已經習慣了這種付出與犧牲。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我頓時眼眶一熱。這些年,虧欠了愛人很多,包括經營家庭,包括教育孩子。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說一句:你辛苦了,謝謝你的理解。
2月7日,我來到科里做最后的準備。同事也紛紛幫忙準備了一些必需品。崔主任再三囑咐我要注意安全,要做好胸外科援武漢醫務人員的帶頭人,更要不辱使命。我都一一牢記在心,這也更堅定了我要去抗疫前線奉獻自己力量的決心。帶著院里馳援武漢的物資,帶著科室特意準備的生活用品,帶著大家的祝福和期望,我和戰友們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程。
今天下午3點多,我們正在開防控知識培訓會。我的母親從國外給我發視頻通話,我沒敢接。母親已經78歲高齡,而我的父親又剛去世8個月,我不想讓遠在異國他鄉的她知道我支援武漢的事情,怕她有太多的惦念。開完會回到駐地,我想著如果回房間或在走廊里和她視頻,怕瞞不住此事。思來想去,我走到賓館門口的大街上與她視頻,說我從醫院剛下班,正在回家的路上,總算是應付過去了。母親提醒我正月十五,做兒子的應該給父親送燈。是啊,今天正月十五,我忙碌得竟然把給父親送燈這事都忘了。還說好要去陪老媽過節,這是她第一次沒有老爸陪著過節,卻由于疫情,沒能兌現。我安慰自己,自古忠孝兩難全,想必父親如果還在,也會支持我來武漢的決定吧。
晚些時候,我給愛人打了電話。一向堅強的愛人也不禁哽咽。兒子一直問她,爸爸去哪兒了?愛人告訴他爸爸去了武漢,因為那里有疫情,那里的人民需要爸爸。愛人說兒子知道后,不再做聲,一直趴在電視機守著武漢的消息,他希望早日結束疫情,爸爸能平安回來。兒子的舉動,觸動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感動于孩子長大了,越來越理解爸爸的工作,我又慚愧于平時忙于工作疏于家庭的照顧,希望這次抗疫結束后,可以回家好好陪陪他們。
沒能陪老媽過十五,沒能親自給父親送燈,沒能陪愛人、兒子過節,雖然有些遺憾,但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能在祖國最需要我的時候,沖到抗擊疫情最前線,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我一定發揮揚白求恩精神,做一名勇敢的白衣逆行者!醫者仁心,要甘于奉獻,要勇于擔當,要率先垂范,要不畏艱險,要顧全大局,要舍小家顧大家,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我們當先鋒做表率!我將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臨睡前,收到父親墓地的保安發給我的一條微信,說今天是十五,想到醫生在這個特殊時期一定很忙,替我給父親送了兩盞燈。看到這,我頓時心頭一熱,眼眶濕潤了。
二月份武漢的夜晚很冷,但我的內心很暖,有熱血也有感動。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