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九三學社四川省疾控支社15名在職社員全部取消了春節和周末休息,分別在省衛健委衛生應急指揮部,省疾控中心下設的綜合協調組、疫情信息組、流調(密接)與督導組、實驗檢測組和后勤保障組5個專業技術組工作,除值班外,平均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已連續一個多月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支社主委何玲說:“抗擊新冠肺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減少病例“存量”與控制病例“增量”是決勝的關鍵所在,前者需要臨床醫護人員提高病人疾病治愈率,后者需要疾控工作者防止人群疾病發生。與臨床醫護人員相比,疾控工作者更像是“戰役”中的“隱形人”,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都始終堅持在一線,在喧囂的背后默默開展著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采用與檢測、密切接觸者管理、應急物資儲備發放、消毒消殺、健康宣傳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民主科學”精神,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
青年博士社員杜利利,第2個孩子剛滿1歲,為抗擊疫情,自1月31日起,就被上調到省衛健委衛生應急指揮部的綜合協調組,從事全省各市州疫情數據的收集、核對、整理、統計分析,編寫和上報應急快報和其他國家和省委所需的數據。因每天中午12點和晚上24點前要完成兩次國家數據庫的上報,每天從上午10:30上班后,均要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4點才下班,每當感嘆她的工作辛苦,問她家里有什么需求時,她總是講“沒事的,謝謝大家”。

綜合協調組的九三社員劉敏、朱俊、張文勇、劉忠恕和何玲,積極開展居家小區及其附近菜市場、公廁和商場等公共環境衛生和防疫實施的暗訪,對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同時結合自身專業特點收集、整理和起草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工作中疾病防控資料,將其轉發給相關單位和個人。
疫情信息組的社員徐道韞,參加收集和整理傳染病疫情信息。對上報數據,需在2小時內完成監測系統報告卡三級審核。匯總每日12時、24時全省報告數據,并上報省衛健委;每日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動態并報省衛健委。
流調(密接)與督導組的社員田春華,參加現場流調工作,評估并提出防控建議;對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核實;指導和協助下級疾控中心開展防控工作;為有關部門開展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的管理和疫源地消毒等衛生學處理提供技術指導。
實驗檢測組的社員徐薇、高俊、蔣中仁、車茜、王林和曾怡,參加完成應急攻關項目等科學探索課題的設計和組織實施,包括項目方案編制、工作推進、進度報送和總結結題;開展與實驗室相關的醫防結合項目工作;協助開展實驗室能力培訓和指導;為全省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實驗室相關技術咨詢和指導;協助完成P3實驗室體系文件的編制;牽頭制定實驗室技術規范、指南等技術文件。
后勤保障組的徐濤社員,是一名有多年臨床體檢經驗的副主任醫師,負責職工健康日常監測,每天提前半小時上班,不辭辛勞的在單位大門處為上崗職工量體溫。
以上工作雖然平凡瑣碎,悄然無聲,但每位九三省疾控社員的行動都是對疫情控制的最好奉獻,四川一定會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好勝利。(九三學社四川省疾控中心支社 何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