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作為香河縣中醫院骨科副主任的王建新,第一時間就主動向醫院領導提出,希望投身到武漢或廊坊三院的阻擊疫情一線。盡管院領導因為考慮到王建新醫學專業不對口,沒有同意他的申請;但在縣中醫院緊急成立普通發熱病區、急需組建醫務人員隊伍時,王建新又第一時間提出申請加入,院領導這次終于批準了他的請求。
春節過后,王建新就沒有休過一天假,堅守在工作崗位,一直沒有時間照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腦血栓后遺癥的父親。在王建新進入發熱病區的前一天,他的父親不慎摔破了頭,縫了好幾針,而他此時正站在手術臺上為病人做手術。多虧同事忙前忙后地照顧老人,王建新這才能心無旁騖為“別的”病人除去病痛。
.png)
2月17日,王建新進駐普通發熱病區。進入病區就意味著24小時在院區待崗,雖然離家近在咫尺卻也不能回去,家中體弱受傷的老人、正上高中的孩子,這一切都要交給妻子去承擔。雖然心里有萬分擔憂和不舍,妻子卻依然笑著說“家里一切有我”,王建新不是沒有愧疚,但他沒有猶豫,因為“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職和使命”!
普通發熱病區收治的都是發熱病人,雖然這些病人都已經過縣域專家組和醫院內專家組的篩查,但是傳染風險性相對較高,醫護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必須穿戴防護裝備。防護裝備密不透風,一穿上就要6、7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脫下來,這期間不能喝水吃飯,不能上廁所;脫下防護裝備,防護服里面全是水珠,工作服已經濕透,頭發冒著熱氣,猶如蒸桑拿一般,橡膠手套摘下后皮膚冒出了一塊塊斑狀紅疹。
厚厚的防護裝備隔人不隔心,條件的艱苦絲毫沒有減少王建新對病人的熱心和對工作的認真,他按照流程,全心全意救治每一位患者。疫情期間,普通發熱患者也難免會產生焦慮恐慌等一些不良情緒,在救治病人的同時,王建新還要為病人提供心理疏導,以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
.png)
就這樣,王建新始終保持著忘我的精神狀態,以飽滿的激情堅守發熱病區17天,圓滿完成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任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九三人的責任和擔當。(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