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
疫情當前,使命在肩。除了醫務工作者,我們各個工作崗位的青工委社員也各司其職,站好屬于自己的一班崗,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來。他們服務大局、聽從指揮、不畏嚴寒、不辭辛勞,認真負責,在崗位中展現了九三青年的擔當與堅守。
一、疫情當前,我們和“責任”在一起
越是情勢艱險時,越能體現青年的情懷和擔當;越是國家需要,越能彰顯青年的品格和風骨。社濟南市委青工委主任付修琍,從1月21日,接到全面防控疫情的通知后,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安排部署各項工作。在戰“疫”前,她毫不畏懼、勇挑重擔,誓與疫情抗爭到底。2月4日晚,她剛剛從區指揮部回家吃了幾口飯,就接到市指揮部推送的緊急信息,某商場連鎖機構一營業員被確診為感染病例,其密切接觸人員多達100余人。她迅速返回指揮部,指揮疫情防治組按照推送信息查找人員信息,一邊打電話核實有關信息一邊進行流行病學調查,22:00,5輛救護車風馳電掣駛出指揮部大院,凌晨2:00,涉及歷城區的24名密接人員全部用救護車接送到留置觀察點進行集中隔離,并進行核酸檢測采樣送檢。

社山東省委青工委副主任韓毅,北京市京師(濟南)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在疫情期間,發揮律師職能,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及疫情期間的普法宣傳工作,成為濟南市司法局、濟南市律師協會成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專項法律服務團”的成員。作為《濟南時報》“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務團隊”成員,他參與編輯了濟南市司法局、濟南市律師協會出臺的《戰勝疫情,法治同行——濟南市疫情防控普法宣傳手冊》,并積極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共同戰“疫”,共渡難關。
在青島,負責政府市場管理工作的馮曉鳳,從1月28日至今一直堅守崗位,一邊配合社區做好所轄居民、企業信息排查工作,一邊做好單位留守工作;在街道辦工作的李曉,組織各種宣傳材料的印發,提高社區百姓防疫意識;在市農業農村局工作的牟波在春節疫情期間積極參與農業農村系統的疫情防控;社員張楠之在數據收集等工作的同時,通過電話、微信和現場檢查等形式,有力地促進了水投公司防控工作的開展;民營企業家、青年社員孟慶東主動請纓,成為一線社區疫情防控志愿者;青島新聞網的張寶軍,通過公司平臺組織策劃了青島人線上買菜攻略等專題。
在濰坊,青工委主任趙同祥擔任奎文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醫療救治組組長、教育專組組長,自1月21日起,他每天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經常加班至凌晨。青工委副主任、齊魯儒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權利飛,當濰坊市需要征收一塊應急用地,在疫情肆虐的緊急關頭,拆遷評估難度大、強度高。權利飛帶領員工克服種種困難,當天完成17戶近80畝地面附著物的評估報告,當事人全部簽字確認,為濰坊市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煙臺,青工委王偉組織單位基層養護人員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衛生保潔、消毒等工作,保障了城市環境的安全有序。
二、信念在胸,我們和“力量”在一起
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是民主黨派參與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職責。針對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山東省青年社員立足崗位主動作為,圍繞疫情一線工作人員心理疏導、應急管理等中心工作、疫情捐助物資監管、提升捐助物資精準匹配水平等重要問題,準確把握實情,科學研判趨勢,積極建務實之言、獻有用之策,助力黨委政府打好疫情阻擊戰。
菏澤青工委共收到近44篇抗擊疫情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涉及對疫情阻斷、監測、對醫護人員的防護等方面,被社省委采用5篇,被市長批示2篇,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參考。青工委委員張偉杰、張雁、周艷麗等人還積極為抗疫創作書法、歌曲、剪紙作品,通過抖音號、微信公眾號等傳遞眾志成城的抗疫斗志和平安祈愿。
棗莊青年社員共遞交信息和社情民意30余篇。陳榮輝撰寫的《基層村居聯防聯控排查中存在問題的建議》、丁志堅撰寫的《嚴防肺炎疫情防控中形式主義問題的建議》被省政協采用。煙臺市青年社員已經撰寫并向社市委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0余篇。
濰坊青工委馬傳智撰寫了《關于針對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四點建議》、岳連紅撰寫了《建議加強對紅十字會的監管力度重塑公眾信任》、周建華撰寫了《關于盡快開展疫情評估加速出臺提振實體經濟發展措施的建議》。聊城青工委張芙蓉、司立英等青年社員先后提交《充分發揮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提升依法防控水平》《關于疫情過后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建議》等10余件提案和社情民意。這些高質量的高質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將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還有很多青年社員的文化戰“疫”,凸顯了青年的信心和力量。社濰坊市委青工委、社棗莊市委青工委、社泰安市委青工委等響應號召,積極發動青年社員,圍繞抗疫主題,開展作品宣傳,傳播正能量。如,濰坊和棗莊創作幾十幅“日簽”圖文作品,通過搜集溫暖和激勵人們心靈的名人名言、社科知識等,形成分享座右銘和人生感悟的窗口,為武漢加油,為平安祈福,為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
泰安青工委聶春楊秘書長設計創作戰“疫”網絡動漫作品,被山東省委網信辦收集;社員宋芹利用抖音報道天氣情況,引導群眾不要外出,在家守護平安。


聊城青工委委員李敬山,擔任聊建現代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建立健全項目疫情防控組織網絡,督導調度疫情防控具體措施,做好復工復產的各項工作。張素芳起草《聊城市小麥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意見》并在全市下發,提示農民朋友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做好春季麥田管理。
三、逆寒而行,我們和“春天”在一起
面對中小學生的假期延長,如何利用好教學資源、為孩子們提供學習技能是廣大師生面臨的重要問題。社青島市委青工委聯合社湖南省青工委,共同發起了“停課不停學”項目,免費向全國所有學校、培訓機構提供網絡視頻服務平臺,給孩子們開通微信直播“公開課,共同戰役”。青島本地共30家培訓機構嘗試了線上授課模式,為民營培訓機構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障服務,即使停課也能保持線上授課,解除了民營企業疫情期間不能運營的苦惱。還有很多的青年社員,他們將自身的業務和網絡課堂相結合,及時化解學生及家長各種恐慌和焦慮情緒。如濰坊的青工委委員劉艷霞、沈法鵬,菏澤青年社員宋憲萍,聊城青年社員劉亞欣,力求在網絡教學中精益求精,出色完成課程的錄制。

菏澤市定陶區殘疾人體育中心主任鄒慧敢于迎接挑戰,與蔓延的病毒賽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民主黨派人士的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在鄒慧的帶領下,定陶區殘聯的同志們團結一心,硬核力量正匯聚成無形鎧甲,聯防聯控守護著一方平安,敬佑著殘疾人的生命和健康。
淄博青工委副主委張劍、青工委委員朱全勝、宮蓓蓓等,在疫區志愿值守、登記守崗。他們表示:“雖未能達烹油烈火,卻甘愿做拾柴眾人,嚴防死守最后一百米”。

棗莊市青工委委員王君玉,是一位包村女干部,年幼的孩子還在哺乳期,每天幾乎天不亮就出發,開車一段路后,還要步行3公里才能到幫包村村口,一待就是一天;社員狄成香,每天工作在交叉感染風險的危險區域,半個多月以來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沒有回過一趟家。青工委委員社員李想,是棗莊市市中區中心街街道辦事處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主任,他每天早上7:30出家門到社區 ,15個小區12個路口都要繞一遍。

疫情仍在繼續,青春的堅守也在繼續。生長在齊魯大地、沐浴著圣地儒風的九三青年社員,在這場疫情攻堅戰中以青春之我亮出了排除萬難、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范。在這義無反顧的一個個青春背影里,投射的是青年人的心懷家國,公而忘私;在這接力守護的正能量中,照亮的是青年人的勇于擔當,奮勇向前!( 九三學社山東省委青工委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