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總有那么一群勇敢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為在崎嶇艱險處接引這個民族渡過困難的纖夫!
面對這場抗“疫”阻擊戰,九三學社山東省委青工委發動全省青年九三社員,支持、參與、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廣大青年社員或主動請纓一線,或積極履職守崗,或捐錢捐物奉獻愛心。齊魯九三青年擔負起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重大使命,用青春之我詮釋了責任和擔當,詮釋了共渡難關的信心和勇氣,也詮釋了愛是橋梁的眾志成城。
“若有戰,召必回”,很多青年社員放棄春節休假,第一時間返崗,投身一線防控,并向醫院提交“請戰書”,主動要求到湖北疫情一線參加戰斗。目前山東已有7名社員和1名入社積極分子正戰斗在湖北抗疫一線。
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姜廷樞參加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正月初一晚奔赴湖北。抵達黃岡后,他擔任普通醫療二組副組長,被隊員稱為“工作狂”。工作時他沖在前面,休息時他在醫院為其他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并配合工作。他為患者進行了中醫藥辨證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出征前的話“我們沒有槍,知識就是子彈,我們沒有盔甲,患者期盼的眼神就是我們的防彈衣”依然擲地有聲。

東營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李鵬燕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前往一線支援。2月10日,她寫下了在戰“疫”一線這12天以來的感受:查房時看到患者病情好轉是最大的欣慰。

李欽浩是東營鴻港醫院院長助理、急診科、呼吸與危重癥科主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他主動請戰馳援湖北。在板房結構的治療病房里,他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他咬牙堅持著,和醫療隊員們團結一心,互相鼓勵。他說,當聽到患者“感謝山東人民,感謝山東醫療隊來黃岡為我們救治”“等疫情過去了,歡迎山東親人來湖北做客,不光有熱干面,還有好多好吃的”的由衷感謝時,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淄博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副主任呂紀玲,出于便利工作和自身防護的需要,在到達湖北黃岡醫院后即把自己留了十幾年的長發剪成短發。面對有的患者剛入院時情緒緊張、脾氣暴躁的情況,呂紀玲和隊員們一邊對癥治療、減輕患者癥狀,一邊開展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提振信心,既點燃了患者生的希望,也讓整個病房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齊魯醫院保健科的許霞,是山東省今年第一位入社的新社員,作為第三批山東援鄂醫療隊隊員之一趕赴武漢。在密不透風的全套防護裝備里,她的心率是在120次/分以上的。為了減輕長時間帶護目鏡的壓傷,護士長給她準備了一份水膠體(一種減壓敷料)。可她轉手就給病人用上了,因為病房里有一個長期臥床的病人,骶尾部已經有壓瘡,她寧愿自己受苦卻不忍患者受罪。

在湖北戰線上忘我斗爭的青年社員還有: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海榮,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醫務部主任孔心涓,在武漢寫下了入社申請的淄博市周村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馬雪。在社省委寫給山東馳援湖北醫療隊九三社員的《慰問信》中有這樣一段話:“為了14億國人安危,你們逆行而上,用血肉筑起生命防線。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你們離別了家鄉和親人,來到疫情最嚴峻的荊楚大地,用仁心仁術譜寫著守護生命的贊歌,體現著新時代九三人的責任與擔當”。
還有很多的青年社員,作為醫務工作者,雖然不能到湖北抗疫一線,但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一線,或承擔確診和疑似患者的核酸檢測工作,或堅守發熱門診初步篩查疑似患者,或根據專業特長制作中藥方劑分發群眾……以同樣的擔當與奉獻奮戰在抗疫一線,用熱血青春譜寫著無愧時代的九三之歌。
草木萌發,春山可望。九三學社山東省委青工委將繼續發動引導全省廣大青年社員,立足實際,發揮優勢,通過各種形式和不同渠道積極發揮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九三智慧和力量。我們將繼續呵護好“愛國、民主、科學”的九三之光,用這光芒繼續照亮未來的路,用青春的堅守奔向最后的勝利!(九三學社山東省委青工委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