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的一天,我作為寶山區體育局支援高境鎮社區的抗疫志愿者上崗了。我惡補了外出防護的常識,忐忑出家門,車駛過吳淞大橋和逸仙路高架,空蕩蕩的馬路讓人心里發慌。
到了高境鎮后,鎮政府召開了簡單的歡迎會。與其他小伙伴守在社區門口做測溫的“門神”不同,我就在鎮政府里配合投促中心工作。
忙碌的工作人員沒有時間介紹基本情況,好在有“度娘”,我通過搜索快速了解了高境鎮的園區和商務樓宇等情況,以及疫情期間各單位的應對。此外,我還拿到一份文件,是某職能部門關于行業復工的統計上報通知。腦海里清晰浮現的是非典時期手工填寫和傳真上報的零報告。研究了文件,暗暗叫苦,用word做表要匯總還要根據商貿、餐飲、物流等行業做分類匯總。
緊鑼密鼓檢查
不等我理出頭緒,對商業網點的檢查工作已緊鑼密鼓開始了。檢查主要分為聯絡菜場、超市等開業及保障情況,協調藥店的防疫物資供應情況,抽查應對有關市民舉報等突發情況。來到昔日熱鬧的萬達廣場,在超市門口,看到營業員檢查顧客戴口罩,測體溫。車庫入口的保安也做著同樣的工作。市民們行色匆匆,不交頭接耳,買好東西都走,全然沒有往常的悠閑。藥店大門緊閉,店員戴著口罩和手套開著小窗口接待顧客,墻上貼著口罩已售完,雙黃連已售完的告示。老百姓彼此間隔一米距離,有人長吁短嘆要買慢性病的藥。
園區和商務樓宇的排摸工作也同步展開,不管企業大小,我們無差別走訪,指導復工準備,收集好的經驗,了解存在的問題。還要根據市政府不得早于2月10日復工的規定,做好宣傳、指導和抽查。某天,上午我跑7家園區,下午跑6家園區,除了中午吃飯,回辦公室后都在整理走訪記錄,第一時間向鎮領導反饋口罩緊缺等問題。小伙伴驚訝地發現我們當天微信運動步數都超過了一萬步。說真的,我們四處奔波,內心也時不時緊張??僧斂吹骄游瘯刹?、小區保安白天晚上忙碌著,市民群眾被恐慌裹挾著,也就漸漸的不再害怕。投促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停地說啊說,嗓子都嘶啞了。我主動沖在前面,輪換著問詢企業的防疫方案,抽查公共區域的消毒記錄等。
高手在民間,眾多企業實力演繹了高境鎮科創小鎮的內涵。有的企業研發檢測盒,有的為復工避免人流聚集啟用身份證識別系統,有的研發小程序刷臉申請口罩預約,有的開發智能門禁系統,這些消息不僅需要及時反饋上去,也給我這個負責記錄匯總的工作人員滿滿的力量,“5+2”“白+黑”地投入更多熱情到工作中。
上海市民的自律也是眾所周知的。上崗第一天接到有家小超市被舉報不督促進出人員戴口罩,我們反復抽查了三次,到后來外出看不到一個不戴口罩的人。就算在鎮政府辦公室、會議室里都戴口罩,食堂里更是“高考式”吃飯,一人一座。2月10日,鎮領導克服重重困難,帶著5000只口罩去拜訪重點企業雪中送炭,也切實解決企業的憂與愁。
繼續堅持守護家園
小區門口出入的人越來越少,外賣和快遞越來越多,市民的耐心也越來越差。我收集到相關情況后,匯總后上報。鎮里適時開設了心理熱線,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值守,為疏導市民群眾焦慮和郁悶做了一件實事。
寒潮來襲,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守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我繼續每天用最快的速度熟悉情況,完成各種匯報材料和新聞稿,咬文嚼字、絞盡腦汁。表述“黨員帶頭上、群眾緊緊跟”,我用“發起動員令”;表述各園區在實施防疫措施上各展所長,用的是“擰緊螺絲釘”;有兩篇保民生、促復工的文章還被高境鎮微信公眾號采用,產生數千的閱讀量,有多位讀者留言互動,給我不小的成就感。
至于統計工作,初始六天經歷了表格版式和樣式的四次巨變??上攵?,一線基層收集數據的單位更是叫苦連天。有次直接在電話里懟我,我忍著心里的委屈,也不敢拿人民日報評論文章《都什么時候,還填表抗疫》來安慰自己。我反復學習文件,幫助基層單位理解企業總人數和上崗總人數、未離滬人數和離滬人數等等統計口徑,在匯總時不厭其煩做好各種備注,讓做這項工作的人更理解工作意義,而不是為了應付。沒想到,這居然和后面推出的各種顏色小區出入證和健康碼的作用不謀而合、異曲同工。
因為疫情形勢嚴峻,2月10日復工的比例不到一成,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成為防疫攻堅戰的主旋律。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各級政府推出各種扶持政策像春風一樣吹進人心。
溫度一點一點攀升,馬路上車越來越多,地鐵里人也越來越多。每天看確診疑似數據,經歷了一天之內暴增,也經歷了湖北以外連續十天無新增。我的心終于不再七上八下,繼續著每天緊張而有序的工作。
如果說醫護人員在病房和病毒近身肉搏是一線戰場,那么守護在社區和市民群眾共克時艱,守護園區幫助企業走上復工之路,這就是第二戰場。這個全國人民共同經歷的寒冬終將過去,我們一定會迎來2020年鳥語花香的春天。
(九三學社寶山區委 鄔維玉 寶山區體育局群體科副主任科員、經濟師,社市委體育專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