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多次被省、市表彰為先進個人的九三學社鹽都區基層委員會社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鹽都分局林業技術服務站(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站長俞世海,舍小家、保“大家”,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無私奉獻, 展現出九三人的優秀本質和責任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歷大年初二,正是萬家團聚的時候,天還未亮,在家中與家人團聚的俞世海看了眼熟睡中的孩子,毅然放棄團聚的機會,從老家射陽縣驅車60多公里到鹽都區林業站,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到單位,他就加班加點制定野生動物疫情防控方案,有條不紊地分配任務, 組織成立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和疫情防控專班,分赴全區8個鄉鎮、4個街道和濱湖度假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重點區域進行逐一排查。每天檢查本區域內是否存在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提醒養殖場管理人員每天要對場地進行清洗、消毒,做好相關記錄。在全區14個鎮(區、街道)醒目位置張貼“嚴禁活禽銷售、嚴禁非法養殖、加工、經營各類野生動物”等各類通告,提醒大家注意做好自我保護。

他每天驅車達300公里進行排查,耐心和每一個養殖戶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教育引導他們要從大局出發,支持國家的疫情防控舉措。同時,按照規定嚴格封存飼養戶養殖的野生動物,有時候養殖戶不配合,為清點數量,他只好自己進入養殖場所內逐一清點、登記。有些場所環境惡劣,臭味撲鼻,每當這時,他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實、更細。
2月27日晚上,天下著小雨,他上門排查到大岡鎮一養殖戶時,家里只有兩個老人,而兩位老人堅決不肯開門。無奈之下,他站在雨中等待近兩個小時,又餓又冷。兩位老人見此情景很是感動,主動領著衣服已濕漉漉的他到養殖場所完成了清點工作。他還手把手地教兩位老人怎么消毒、怎么封存,直到兩位老人完全能自己操作后才放心的離開。當工作一天沒有喝上過一口熱水的他,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家時已是凌晨2點。沒有顧得上休息,他連夜又把當天調查的數據統計出來,第二天一上班就把相關數據上報到了區疫情防控部門。
經過連續幾天的突擊排查和布控,鹽都區境內的養殖、展示單位全部封園,經營利用的單位和個人全部簽署承諾書,并進行封閉管理,實施常態化日常巡查監控;對排查出的21家養殖、收購點,全部實施了封控隔離。并教育引導飼養人員密切關注自身狀態,在全國疫情解除前,不得出售所飼養繁育野生動物、不轉運販賣、不搞任何野生動物交易和展示;加強飼養繁育場所消毒工作,要求如飼養人員和所飼養的野生動物出現異常情況的,第一時間上報,為鹽都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阻斷一切可能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從疫情防控開始至目前為止,他沒有休息過一天,親力親為,深入一線逐個排查,問情況、簽承諾,一個接一個,全然不顧被感染的風險,始終奮戰在一線。沒有隔離衣,沒有救援服,沒有“N95”,有的只是一只普通的且用過幾輪的口罩。自己的手機,打電話打到嗓子沙啞,吃到快要吐了的幾桶快餐面。他對自己說:“作為九三人,不能像別人一樣‘窩著’,我是林業工作者,國家困難的時候,我就應該身先士卒,貢獻一份力量、一份責任擔當。”
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疫情面前,俞世海大“疫”滅親,舍小家顧大家,爭分奪秒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林業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贏得了全區上下的稱贊。
(九三學社鹽城市委 王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