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三學社武漢市蔡甸區支社的一名社員,協和江北醫院/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作為在抗疫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我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我的抗疫故事:
蔡甸二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當時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住滿我院的三個病區,到發熱門診的患者每天都是幾百人,醫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我院普通科室的醫護人員補充到一線,我被安排到發熱門診上班。接到抗疫一線上班通知那會,人也感到害怕,當時已聽到我院已有一線醫護被感染,特別是聽到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犧牲。我上有老,下有小,萬一感染犧牲了怎么辦?但是為了戰勝這次疫情,為了醫護的使命,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全科、全院的普通醫護沒有一個人當逃兵,都奔赴指定的一線崗位。經過短暫培訓后,我和不同科室很多同事就趕到發熱門診接診。
我院發熱門診上班的時間是:白班8:00--17:00,夜班17:00--第二天8:00。每次上班前都要認真地穿防護服,戴口罩和護目鏡。開始真不習慣,因為:穿了防護服,如果上廁所,防護服就廢了;大家穿好防護服后,就不怎么喝水和吃東西,不管是男醫生或女醫生都穿好紙尿褲;護目鏡戴好不久,就會起霧,看不清楚。但是為了工作,必須克服,并且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我區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采用了集中管控的模式,發熱門診是救治患者的第一道防線:蔡甸所有發熱患者集中至江北醫院發熱門診。醫生要建立完整信息登記系統,并提前在發熱門診對所有患者開展核酸篩查。診療結束后,醫生向每位就診患者出具去向意見書:部分明確排除肺炎患者居家隔離,由社區管控;重癥和危重癥立即收入江北醫院治療;其他癥狀較輕患者集中送往政府集中隔離點,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確保所有就診患者集中隔離。集中隔離點患者根據核酸結果分流:核酸陽性患者收入江北醫院治療,陰性患者分流至其他幾家輕癥醫院治療。
因為發熱門診是一線,接觸的都是疑似病人 ,醫院為了安全在酒店為我們安排了食宿。我很感謝安排我們飲食起居的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讓我們在一線安心工作。在這些和家人隔離的日子,我們休息的時候也想念家里的老人、愛人、小孩,但是為了家人的安全,也為了保證隨時能夠沖到一線,把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早點送進醫院救治,我們只能選擇和家人分開。
在發熱門診上班以來,我遇到了兩個印象深刻的患者。我接診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我邊問病史他邊咳,人看起來也沒有精神,做肺部CT雙肺磨玻璃樣改變,痰核酸檢測結果未出來,測血氧飽和度很低,轉入急診科進一步治療,聽急診醫生說:該老人當天就確診為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后被送入ICU搶救。還有一個33歲的年輕人,問病史請他坐下,他還是站著,他說:“坐著或躺著,心就慌”,送急診科后第二天就去世了。這兩個患者,讓我深深感悟到:生命是堅強的,但有時又是這么的脆弱。每個人都要倍加地熱愛生活和過好每一天。
前幾天驚聞我院還不到30歲的消化內科同事夏思思因工作患新冠肺炎不幸逝世,以及其他同事還在治療中......我的心里滋味百般,但作為醫護人員必須勇敢地面對,還要回到工作崗位,還要從容面對患者,醫生也害怕,但救治患者就是醫生的職責和使命。而且不時聽到九三學社微信群里對我區從事醫護工作社員的鼓勵,各級政府也制定了一線醫護人員各種優待政策,我們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
來到我院發熱門診已20多天,目前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少,這是讓我們最欣慰的事情。集中收治隔離“四類人員”和小區最嚴格地封閉管理正在發揮作用,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越來越少,我區新增確診患者每天都在減少,讓我堅信武漢保衛戰一定能取得勝利,蔡甸的大街上一定能恢復車水馬龍,喝四九雞湯、吃新農牛肉、到夜市吃宵夜的日子不久一定會到來。(九三學社武漢市委 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