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消毒”這個詞很常見,就是對病人、疑似病人、密接人員等接觸過的地方進行第一時間消毒,而這就成為了抗疫工作中的常態。在江夏區各個集中隔離醫院、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農貿市場、公共廁所、垃圾轉運站、居民小區里,有這樣一位“巾幗英雄”,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綻放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鏗鏘玫瑰”,溫柔而堅定地做著消毒采樣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她就是武漢市江夏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的干部、九三學社武漢市青工委副主任羅麗麗,負責此次全區集中隔離點疫情防控消殺處置工作。
每天兩萬步,100多個消毒點位全覆蓋
“是羅麗麗嗎?我們這里是藏龍島城市便捷集中隔離點,有確診人員轉出,請立即安排人員過來消毒。”疫情阻擊戰打響之后,江夏區陸續建成多個集中隔離點、集中隔離醫院、方艙醫院等,涉及100多個點位的消毒,人員安排協調、采樣督導。從1月17日開始,每天“負重”進行8個多小時的消殺作業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配”,這些都是羅麗麗和她的消殺隊友們的日常工作。
“哪些人去哪里消毒,消毒面積多大,消毒藥品濃度是多少,怎么配比、那些區域該使用什么藥品,消毒人員規范流程、消毒人員每日健康狀況又是怎樣?”每天,羅麗麗都會把這些情況進行記錄統計;每去一個隔離點,它的下水道、所有公共區域、衛生間水龍頭、電梯及按鈕,確診及疑似人員轉出房間后是否按照重點場所技術標準開展消毒,及時聯系區疾控中心對集中隔離點的消毒情況進行監測采樣....... “各街道集中隔離點、各行業,如垃圾容器、口罩回收點、垃圾中轉站、公廁、商超、馬路下水道以及農貿市場周邊等,這些點位的消毒是否規范,都要現場點對點地進行督導檢查,回來后,要及時對檢查的問題進行匯總。”羅麗麗說,忙完這些已是深夜,每當這時,她的微信運動小程序已經提示她走了2萬多步了,每天這樣的鍛煉,比一年走的路還多。
別人避之不及的場所,卻是她天天報到的地方
疫情當前,消殺工作刻不容緩,尤其是隔離點的消毒,更來不得半點馬虎。消殺,我們看到的是消毒員背著器具對隔離點的房間及公共區域噴灑藥物,其實這只是其中一部分。羅麗麗說:“消毒不是一噴了事,哪些地方要做物表消毒、哪些地方要做空氣消毒,門把手、房間地面、墻面、衛生間的下水道消毒等是否消毒達標,這些都要經過專業的檢測才能知道,很多小細節都不能放過。”而這些,正是羅麗麗采樣檢測的重點,細節決定成敗,只有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細微之處,才能讓群眾真正安心和放心。
有一次羅麗麗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一個集中隔離點采樣,看看消毒工作是否達標,當她正準備進入隔離人員房間的時候,隔離點的負責人調侃道:“這段時間怎么天天見到你,你一個女同志怎么來這么危險的地方,應該像溫室里的花一樣被保護起來。”羅麗麗笑稱:“我是一朵帶刺的真玫瑰,不是拿來擺設的假花。”
許多人的溫暖港灣,卻是她不敢踏足的路
因為每天要到不同的集中隔離點進行消殺,與大多數抗“疫”人員一樣,羅麗麗也不敢回家,好幾次都在辦公室的沙發上過夜。有一次一個女同事看見了說,“你這樣天天睡在辦公室,三五天可以,時間長了怎么辦?你需要洗頭洗澡,需要換衣服做好自身防護工作。”說到這里,羅麗麗無奈地回應:“家里有個12歲的孩子,他爸爸也天天在外面,回家,我真的很害怕,只要能早日戰勝疫情,這都不算什么。”
為了不影響孩子,羅麗麗早出晚歸,回到家中洗漱完畢后立馬將自己隔離起來,不與家人接觸,更不與孩子見面。“由于丈夫也要外出工作,通常都是小孩一個人在家,孩子吃飯了沒有,吃的什么,網課學習怎么樣,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這些我都無暇顧及。實在想孩子的時候,就通過微信視頻看看對方。”已經連續奮戰在消殺一線的36天的羅麗麗說,她和孩子約定,疫情面前,他們共克時艱,等到春暖花開之時,他們一起去看武漢最美的櫻花和喝一碗熱騰騰的藕湯。(九三學社武漢市青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