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戰 使命如山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忻州市人民醫院作為當地唯一的定點收治醫院,張玉萍臨危受命,成為忻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專家組組長,肩負著阻擊新冠病毒的重大使命。作為全市防控新冠肺炎專家的領頭人,抗擊疫情、挽救生命成為張玉萍心里永恒的信仰。危難時刻以九三人的擔當身先士卒、堅守一線,帶領專家組成員和全體醫護人員構筑忻州抗疫屏障,織就護佑人民群眾健康的生命防線。
開展防疫專題培訓
感染病房如“戰場”,張玉萍便是身居一線“作戰”的指揮員。除卻奔走于各縣區醫院進行會診、排查、培訓,一張張的肺部CT更需要她夜以繼日的鑒別診斷。1月30日,當醫院接診第一例疑似患者時,張玉萍帶領專家組成員以及感染內科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進入隔離病區診療。1月31日經核酸檢測確診后,她便當即探討治療方案,對病人進行專業的診治。對職業似母親對孩子,盡心盡責。在沒有特效藥,沒有任何成功案例可以借鑒的前提下,張玉萍組織專家組成員認真學習國家衛健委頒布的診療方案。在上級專家的指導下,憑借豐厚的醫學素養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積極有效的治療工作,與死神賽跑,同病魔斗爭。然而,看著病人因病情加重被送入隔離病區重癥監護室嚴密監護,她同病人的心一樣被緊緊揪著,奮戰凌晨、牽頭制方只愿盡快使病人擺脫危險;一絲不茍、深思熟慮只為助各方尋得問題的最佳制定預案。經常是一夜未眠的她帶領專家們疾奔急診科會診,沙啞的嗓音,布滿血絲的雙眸,略顯遲緩的身軀,同事們心疼她,勸她多休息。可她卻說:“比起奮戰武漢的英雄醫者,我的付出微不足道!”戰疫當前,張玉萍的勇敢無畏、無私堅韌深深地影響著身邊的醫護人員,那份使命如山的責任擔當彰顯著一代醫者的圣潔高貴!
認真查看疑似病人肺部CT
病毒無情 人間有情
張玉萍不僅醫學臨床經驗豐富,在心理治療方面也獨樹一幟,處處彰顯出醫者的仁心、初心。從武漢回五臺縣老家探親的屈女士一家人和弟媳,分別于2月1日、7日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由于病人來得急,家屬也在隔離期,病人住院時沒帶任何日常生活用品,她就將九三學社忻州市委慰問她和其他委員的酸奶水果洗漱用品等直接送給幾個住院隔離病人。她說,這個時候患者更需要這些。在治療過程中,張玉萍帶領專家組成員和一線醫護人員嚴密監測生命指征,觀察病情發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國家規定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山西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制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經過張玉萍及院醫護人員的積極救治和心理疏導,屈女士一家的病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心態也逐漸樂觀起來。2月18日,屈女士和女兒、弟媳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肺部影像學顯示良好,核酸檢測呈陰性,符合出院條件。三人懷抱鮮花、手拿錦旗,彎腰向忻州市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深深鞠躬表示謝意,她們說“是醫護人員讓我重獲新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三位感染患者康復出院
患者中有個小伙子病情較重,情緒十分低落,張玉萍不辭辛勞對他進行貼心照顧,經常與小伙子視頻通話,緩解他的心理壓力。為了遵循重癥病人確保安全轉送省級定點醫院治療的原則,讓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小伙子需要去上級醫院。臨走時,張玉萍與他視頻通話,小伙子滿含眼淚問她能不能不走,張玉萍說“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視關心你,上級定點醫院醫療條件好、技術水平高,你還年輕能得到更好的治療。”經過細致耐心地解釋,小伙子平復了心情,微笑著說:“張院長,等我好了回來請您吃飯!”她想說“行”,卻淚眼婆娑,早已說不出話來。日夜操勞,悉心叮嚀,張玉萍像媽媽一樣撫慰著每一位患者的心。
與轉院到太原的小患者視頻
醫者仁心 仁者醫心
從醫34年,患者對57歲張玉萍的評價,最多的字眼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為人和善”,她卻認為這是自己的本分,是每一名醫者都該做的。“行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作為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專家,她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再繁忙的工作,都要擠出時間閱讀醫學書籍,學習前沿知識,不斷與時俱進。她常在醫院的培訓會上對年輕的醫護人員說:“你們選擇了學醫,就是選擇了終身學習,只有學習才能勝任這份工作,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但立直標,終無曲影”,作為院領導,她在負責醫院管理、科室建設之外還堅持醫者本職,每周出診為患者服務,34年從未間斷。自忻州市首例新冠病毒患者確診進入隔離病房后,她就常駐隔離病區,與專家及病區醫護人員一道查房、討論病情,商定方案、上報病歷,遇到棘手的問題,通宵達旦工作更是常有的事。在她看來,病人是第一位,是她作為醫者的追求,更是她個人放不下的執念!
給老人耐心看病
疫情肆虐眾心牽,欲解毒魔勇者擔,作為九三學社女社員,張玉萍披堅執銳勇敢逆行,臨危受命竭力奮戰,展示了最美巾幗力量,向奮戰在疫情一線的九三女社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