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如梭,我來到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快一個月了。剛來武漢的那天晚上,冷月當空,路上稀稀的車輛匆匆地駛過。當時武漢的形勢很嚴峻,疫情正是吃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隨國家中醫醫療隊星夜馳援而至。
沒有時間休整,來到駐地馬上投入緊張的演練。在防控這個陌生的領域,沒有新兵,只有掌握過硬的技術才能保證自身安全。為了盡快掌握這門技術,大家都使出十二分努力操練穿脫隔離衣、防護服。張伯禮院士不辭辛勞,趕到駐地慰問大家,我們像見到親人一般,既興奮又感動,整支隊伍士氣高昂。
我們的方艙醫院位于武漢江夏大花山運動中心,曾是2019年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比賽場地之一。這里分A、B兩艙,可容納約800張病床。首先開艙的400張病床,將由集聚的天津、江蘇、河南、陜西、湖南五省的國家中醫團隊整建制接管。場地經過簡單改建,很快就具備了集中收治輕癥新冠肺炎病人的功能:一張張病床由隔簾分開,每個床頭有一個簡易的收納箱,里面放著洗漱用品、衛生紙、拖鞋等;艙內溫度適宜,如果有的病人夜里感覺冷,床上還準備有電熱毯。

首次進紅區的印象蠻深刻的:穿著密閉的防護服,無法釋放身上的汗水,很快護目鏡上便形成一層霧氣;戴著三層手套,敲擊鍵盤很吃力;穿著薄薄的靴套,生怕劃破腳,心中難免有些緊張。但是,當自己看到病患有的剛剛失去親人而心中充滿了悲傷,有的正在遭受疾病的折磨而心身疲憊,有的對疾病充滿恐懼、甚至悲觀地看不到生的希望……面對那一張張急切焦慮的臉龐,所有身體上的不適一下子就煙消云散了,只有一個想法:“盡己所能去幫助他們”。當天我同戰友一起,收治了21個病人。

我們在病區的一角建立了“心愿墻”,上面貼著醫護的祝福和患者的寄語,充滿了溫馨。對于積極參與艙內知識學習、遵守醫囑、配合治療、身體條件允許而自愿參加志愿活動的病友,我們給他們頒發了“三好艙友”證書,鼓勵他們走出心中陰霾,積極融入方艙醫院這個小社會中。

江夏方艙醫院是以中醫特色為主進行治療。基礎方抗冠2號,以疏風解表、扶正清肺為主。如果患者兼有發熱、咳嗽、脾虛腹瀉、煩躁失眠等癥狀,可以根據病癥,辨證施治加服相應的顆粒劑溫水調服。同時,病區還開展八段錦、耳穴、溫灸貼敷等中醫技術養生保健輔助治療。中醫的早期介入在這些輕癥患者身上產生了良好的療效。患者對我們由疑惑變成了信任,心里由不安變成了不舍。從2月26日開始,陸續有康復患者出院,我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抗疫戰斗還沒有結束,共克時艱仍需我們同舟共濟、不懈努力。相信我們的付出與堅守一定能讓這個春天更加溫暖,讓櫻花開得更加絢爛!
(天津中醫一附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葛永彬3月6日于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