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九三學社重慶市江北區社員、重慶市級名中醫、市中醫院肝病科主任劉華寶,作為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專家組成員全程參與了此患者的診治。
劉華寶在接受新華社重慶頻道記者采訪時說:“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注重通過中西醫聯合治療,病人病情逐漸由重癥轉為輕癥,最終痊愈出院。我們每天對病人片子進行分析,中藥在減少炎癥滲出,促進炎癥吸收方面起了作用。同時,中醫用藥要把握好時機,并密切觀察病人情況。目前我正在做一套治療方案,已進入收尾階段。”
據了解,自除夕以來,劉華寶就奔赴萬州疫情定點救治機構,深入一線隔離病房開展中西醫協同診治工作。

劉華寶作為一名從事中醫臨床、教學一線工作30余年的醫務工作者,時刻牢記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是醫生的第一準則,在工作中堅定踐行自己的執業信念,深深影響著科室團隊的每一個人;他始終堅持認真問清每一個患者的病情,看清每一個患者的舌象,摸清每一個患者的脈象,開好每一張處方,尊重每一個生命,做到與每一位患者肝膽相照、共御病魔的理念。作為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重慶市干部保健專家組成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多次被評為重慶市中醫院“十佳科主任”,多次被九三學社重慶市江北區工委評為“建功立業先進個人”,還曾被騰訊大渝網評選為“年度重慶名醫”,被譽為當代肝膽病“國醫圣手”。
劉華寶同志不僅擔任了重慶醫科大學和貴陽中醫學院兼職碩導,重慶市中醫肝膽病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肝病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副會長,重慶市中醫肝病專委會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還在傳承中醫理論與實踐方面筆耕不輟、著書立傳,多年來出版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先后承擔了國家中西醫結合協作項目——肝纖維化負責單位牽頭人;國家 “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羅本清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和學術思想國家橫向課題負責人;國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專項肝纖維化研究項目分中心項目負責人;重慶市科委和衛健委關于中醫肝病(主要是肝硬化)項目多項;在重慶市衛生局優勢病種研究——代償期乙肝肝硬化逆轉的診療技術方案研究項目中擔任首席專家;承擔成都中醫藥大學《各家學說》、《金匱要略》、《溫病學》等教學任務。
(九三學社重慶市江北區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