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候顯身手,危難時刻勇擔當。面對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老年人因抵抗力弱更容易被病毒侵襲,而養老院又是老年人集中生活的場所,疫情防控難上加難。九三學社社員、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養老院院長孫兆元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科學布局,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這次大考中交出了一張令所有人滿意的“答卷”。
今年是孫兆元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年。疫情打亂了他“讓老人每年過不一樣的春節”的計劃。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強烈的崗位責任感讓他密切關注市委、市政府對疫情防控做出的各項決策部署,主動謀劃、科學布局,一張全院防控疫情的“作戰圖”迅速鋪開:第一時間成立了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院領導親自掛帥指揮,24小時在崗值班,院屬15個科室全面實行“零報告、日報告”制度。

向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飛匯報防控工作

接受天津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采訪

分科室部署防控工作會

接受捐贈

組織職工收看民政部視頻會議
孫兆元不僅是天津市養老院的院長,還是一名醫生。疫情期間,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醫院兩個臨床科室的會診他從未缺席過。
一天,在崗帶班的孫兆元突然接到醫院臨床科室的上報:有一名老人出現了發熱癥狀。他馬上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進行處置。雖然經過初步檢查老人為一般發熱,但在場的醫護人員還是心存顧慮,畢竟對于天津市養老院這種醫養結合的特殊單位還沒有相應的規定進行指導。孫兆元當機立斷,一方面向上級部門匯報,一方面決定建立發熱病房來安置老人,統籌人員調度,做好老人常規治療和密切觀察工作。
由于他的科學處置,發熱老人得到了在院妥善治療,避免了因轉送發熱門診導致交叉感染的現象發生,也避免了老人轉院后不能再回到本院而給社會、家屬增加護理難度的后果出現,得到社會各界和老人家屬的高度評價。

查房

會診
孫兆元用心用情關愛老人,體恤家屬。2月20日,養老院原計劃的一個傳統活動——老人生日會受疫情影響無法如期舉行。他便提前安排膳食科為過生日的老人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 、生日套餐和壽面,并在當天親自為老人們一一送上生日祝福,用真情撫慰老人們的心靈。
1月25日,全院實施封閉管理,禁止一切外來人員進入和老人家屬探視。他一方面安排院辦公室利用“一網兩個平臺”及時發布公告,以期最大限度得到老人及其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另一方面,他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將醫院門診和住院處兩個窗口前移,規定每日上午10:30-11:00,安排專人在門衛處處理接收老人家屬送來的物品、開藥等相關事宜。


孫兆元作為民政部的養老專家,在行業內可以說“無人不曉”。民政部編制《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的時候,他積極參與,努力使防控指南更加完善和合理。同時,民政部拍攝《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及被感染養老機構防控指南》培訓視頻時請他配合,他第一時間組織成立了“指南攝影組”,針對民政部發過來的防控措施拍攝腳本,認真進行拍攝,并親自上陣指導,所拍素材得到民政部的好評。
孫兆元明白,科學防控的關鍵在于提高認識和科學制定防控措施。他為此而憂心忡忡,寢食難安。當民政部下發的文件《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擺在他案頭的時候,就像一扇光明的大門正緩緩打開。他馬上召開會議,成立以辦公室為主、各科室為輔的臨時團隊小組,編寫適合自己的疫情防控手冊。為了保證手冊的合理性,他召集院領導和院內專業人士,針對防控手冊內容,逐條研究論證。經過幾輪的研討,終于形成了《天津市養老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手冊(第一版)》。職工們看著防控手冊,激動地說:“網上相關的手冊有很多,但是細節處都不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我院的防控手冊,才是我們想要的。孫院長,給您點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需要有人逆行而上,需要有人負重前行。孫兆元帶領天津市養老院全體工作人員凝心聚力,科學防控,守初心擔使命,為院內老人構筑了一個安全、幸福的家園。
(九三學社南開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