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識他的人都知道,高斌嚴謹、專注、不善言辭,看上去有些清冷,其實內心熱情似火,視工作如生命,視患者如親人。
高斌是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我市知名的傳染病專家和感控專家。2003年曾擔任SARS紅區代理病房主任,2008年赴汶川救援,2010年赴玉樹救援,2012年任新疆脊髓灰質炎防控專家組成員。
這一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再一次沖鋒在前,于1月26日作為天津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逆行武漢。
作為有著豐富傳染病防治經驗的專家,高斌深知自己的責任。“此次同行的醫療隊員雖都是各醫院的精英,也都經過院感方面的相關培訓,但是這次疫情不同以往,病毒的傳染特點尚不清楚,保證醫務人員零感染面臨巨大挑戰。”高斌說。
就在出發前2天,高斌會診并親自采咽拭子確診了四中心醫院的第一例新冠肺炎。他連續工作25.5小時,和同事們再確診了1例新冠肺炎。為我市甄別控制某鐵路部門新冠聚集(9例,以及相關人員7例)作出關鍵性貢獻。

為了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在前往武漢途中和抵達駐地不久,他不失時機地向大家講解了呼吸道癥狀感染性疾病的傳播特點和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注意事項。

第二天一大早,在領隊陸偉書記的帶領下,高斌與醫療、護理、重癥專家一道現場查看天津醫療隊接收武鋼二院(一座近乎廢棄的4層舊樓)的環境、病人、物資等情況,對區域進行綠區、黃區和紅區的劃分。站在專業的角度,他沒有遺漏對水、電、暖、排水等情況的詢問。“職工更衣區的冷暖很重要,但污水、污物泄露和擴散隱患不能疏忽。”高斌說。

到達武漢的第三天,在門窗破損、天氣濕冷、缺水少物的情況下,高斌連續工作12小時,在領隊的全力支持下,終于帶領隊友、志愿者協調武漢同事開出第一塊“綠區”,并于當天將3個班組隊員送入紅區接管了50多名確診和疑似患者,為堅決執行“盡早展開救治”提供有力支持。

不久,在了解到臨床一線出現壓力后,他迅速和治療組專家研究制訂分層管理方案,按危險因素圈出重點關注病人。旋即,他親自進入紅區指導一線醫護人員按新方案開展工作,排查出12名病人,進行集中重點管理。“這一新方案的實施使醫療隊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對患者的管理效果得到了大大提高。”醫療隊員孫賀元大夫說。

在綠區得到鞏固的同時,高斌不忘指導紅區護士進行環境清潔、消毒,規范操作中感控措施的落實,嚴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紅區醫護人員是4個小時一班,交接班的時間大多在“飯點”。高斌就總是利用吃飯的時間對新到崗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他時常戲謔道:“少吃一頓飯的收獲大大的”。

對于高斌來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他常說:“感控培訓,實際操作最重要。”為了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擴大受訓人員的覆蓋面,他選擇增加班次、利用各種零散時間和因人施教的方式來提高工作實效。作為戰友的曹穎護士長是這樣介紹高斌的:“高主任可是大忙人兒。他為醫療隊員、志愿者、保潔工……幾乎全部與病區工作有關的人員進行感控培訓,非常實用,大家可歡迎了!”

很快,在高斌與隊友們的共同努力下,天津醫療隊負責病區的感控措施有序展開。還沒有來得及偷得浮生半日閑,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務——對武鋼二院負責的另一個病區的醫護人員及后勤維修、信息調試、廢物運輸等等相關人員近百人進行感控培訓。于是,新一輪的工作開始了……
在武漢的這些日子里,每一次工作任務的完成就意味著新的工作任務的開啟。這些天里,高斌一刻不停地對廠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青山區婦幼保健院、武鋼二院本部、青山區6所養老院(收住500余名老人,占轄區半數)等單位的數百名醫護人員和相關人員進行了培訓,將最有效、最實用的感控技術輸送給一線工作人員,打消他們對感染的恐懼,切實提高他們的防護能力。


高斌堅信:知識可以規范行為,增強信心,提高“作戰”能力。他要盡己所能,為醫護人員和所有相關工作人員架起一道安全的屏障,因為他時刻謹記“零感染是我的責任”。

懸壺入沙場,白衣作戰袍。戰斗還在繼續,高斌每日都要走入那座4層舊樓的紅區,和他的戰友們一起奔赴戰場……
(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宣傳部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