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建楠是北海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醫學博士,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九三學社北海市醫療支社主委。他從事感染性疾病救治工作26年。
1月17日,呂建楠接診了廣西第一例新冠肺確診病例。隨后,他主動請纓,放棄了除夕夜與家人的團聚機會,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問及原因,呂建楠說“忠于職責,履行使命。九三學社的社史社章是這么告訴我的,黨史黨章也是這么告訴我的。抗疫需要我,我就上了。”
作為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副總指揮,呂建楠經常往返于人民醫院及隔離區病房,查房會診,指導診治,組織協調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第四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規范運行。
提到工作情況,呂建楠笑著道,在進入傳染病防控區前,我們要先戴上口罩,然后穿好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做好個人防護。防護服非常厚實,也很悶,護目鏡容易產生水汽,但是可以防止吸入病毒顆粒。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我們把防護服當成了滑雪衫,穿著防護服穿梭在病房之間,大家誰都認不出誰了,倒也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對于新冠肺炎防治情況,呂建楠表示,新冠肺炎的主要危害是肺部損傷,被感染后病人容易缺氧,目前針對這個病,我們并沒有特效藥去治療,主要治療方式就是對癥治療。缺氧就給氧,發燒就退燒。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激素,并且在使用激素的過程中我們會盡量控制和減少劑量,以避免后遺癥的出現。不過北海市大多數患者都為輕癥病人,基本都能夠依靠現有的藥物治愈,不需要激素及ECMO。
對于復工潮,呂建楠說,當前,北海市的確診病例現已經轉入廣西版小湯山醫院繼續接受治療,疫情的擴散已經得到了控制,但是我們對于這個病毒的來源尚未透徹了解,請大家在復工的過程中,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眾,不扎堆,抗疫的勝利不僅僅需要醫生,更需要大眾的參與。(栗榮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