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發生后,九三學社滄州市委委員、滄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科主任孫寶華,作為抗擊非典期間滄州專家組的首席專家,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滄州市專家組組長。憑著職業敏感,帶領科室提前認識,提前準備,為滄州疫情防控吹起“警哨”;她確診了滄州首例新冠肺炎,足跡踏遍滄州每個高危地區,成為當地部門給力的“專家參謀”;對每一名會診的疑難患者,她憑著高超的技術水平和極端負責的認真態度,不漏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不耽誤一名患者的治療。孫寶華,始終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孫寶華從事呼吸專業已有30余年,多次帶領團隊馳騁在抗擊HINI、H7N9,非典的戰場上,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在武漢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她就通過多種渠道,獲得了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像資料,并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反復的看片、學習、討論,讓大家提前認識這種疾病,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之戰。在她的帶領下,待疫情真的來到時,呼吸科的醫護人員立即投入戰斗,迅速成為抗擊疫情各條戰線上的精英骨干。在滄州疫情發現的最早期,她到處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再與中心醫院的實際結合,給醫院提出的諸多中肯詳細的建議,從大的流程到小的細節,她的建議得到了醫院的高度重視,很多建議迅速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和落實,在抗擊疫情的第一時間,滄州市中心醫院迅速筑起了堅固的防線。
正是因為提前了解和準備,滄州疫情到來之際,孫寶華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為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做出了突出貢獻。1月21日,南皮報告滄州首例疑似新冠肺炎,孫寶華和另一名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赴南皮會診。由于之前對疾病早有了解,早有準備,看過患者資料后,她敏銳地發出警報:這是一例高度疑似患者!應該立即把流行病學調查前移,做好接觸人群的早期隔離,避免疫情的擴散!意見被迅速采納,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立即行動,為以后的控制疫情擴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著一份醫者的職責和初心,孫寶華自疫情開始就一直奔波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最前沿,滄州新冠肺炎患者較多的南皮、河間、獻縣、任丘等地,她不知跑過多少次。每深入一個高危地區,她都細細觀察,在院內感染的控制,感染患者的救治與護理,流調人員的注意事項,密接人員的管理排查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諸多有益建議,好多建議都被當地部門采納積極落實,成為阻擊疫情的有力武器,她也成為給力的“專家參謀”。
作為滄州市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組長,孫寶華每天有大量的會診任務,而且很多都是疑難病會診。在疫情環境下,疑難病例的會診既考察專家的經驗水平,又考察專家的責任心。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有些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CT影像表現非常復雜,核酸檢測陽性率也有誤差,定一例疑似病例非常不容易,孫寶華憑著一種極端認真、極端負責的態度,不漏診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不耽誤一名患者的治療。為了一個患者病情診斷,她有時需要和多個學科專家會診,一討論就是一兩個小時,有一絲一毫拿不準的,她也不放過,請教省里的、北京的權威專家,綜合考慮意見,以最嚴謹的態度給出具有價值的診療方案,最大程度確?;颊呱踩?。
疫情開始后,孫寶華一直都緊繃著一根弦,專家組成員24小時開機,孫寶華手機上一天至少要接近二十個電話或是微信咨詢,有時在晚上11、 12點,有時在早晨5、6點鐘。白天會診、看病人,奔波到各縣市進行指導會診,晚上回到家,她就開始學習國內外關于新冠肺炎的新研究進展。累嗎?孫寶華說,只要干起工作來,從來感覺不到累,她現在所有的關注點都是新冠肺炎,她把自己和家庭整個都忘在了身后。因為新冠肺炎是新疾病,新情況,每天有大量的更新,從病毒的傳播方式、檢測手段,臨床診斷,如何用藥,輕癥、重癥患者的管理…..每天她都要讓自己盡可能多的了解最新進展。“要把這些新的好的方法,最快地應用到我們抗擊疫情的工作中,讓更多的患者更早受益,”這就是她每天不敢讓自己有一絲停歇的最大動力。(劉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