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按:近日,新型肺炎疫情蔓延,黨和政府采取各項有力措施,全國人民為武漢加油鼓勁,湖北九三學社社員在行動,大家眾志成城,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在武漢,有協和、同濟、中南等各大醫院的一線醫療工作者,奮戰在第一線,不懼感染隔離的風險;有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醫生,為社區百姓站好預檢崗;在湖北宜昌、十堰等地,九三學社醫護工作者積極參與。社武漢市委青工委發出《眾志成城戰勝肺炎——致全體社員的一封倡議書》。九三學社武漢市第九醫院支社以集體名義提交申請書,請求全體上一線參與肺炎救治;還有九三社員、主持人在當天節目示范戴口罩,呼吁大家外出做好防護;兄弟省市九三學社組織也牽掛著武漢疫情,紛紛表達關切。一位九三社員通過社河南省委聯系社湖北省委,表示要捐贈醫用口罩10000只,支持武漢人民抗擊新型肺炎。下面,讓我們記住這些九三人的名字,向他們致敬!
被感染的專家組副組長張勁農: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來
15名醫護人員被感染!1月21日凌晨,武漢衛健委官網的疫情通報中,作為一線救治患者的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消息,“倒下去”的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1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武漢協和醫院獲悉,首批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之一,武漢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勁農在家隔離治療一周后,已逐漸恢復。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來。”在家隔離治療一周后,逐漸恢復的張勁農教授說:康復后的我將繼續投入這場戰斗,與大家并肩作戰。

武漢協和醫院隔離病房進行診療的醫務人員
2019年12月31日,疫情伊始,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立即成立專家組,隨即,經歷過SARS、經驗豐富的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副組長,主要負責制定疫情的臨床救治方案和優化治療流程。面對迅速增加的發熱人群,他長期堅守在發熱門診,高強度工作長達半個月。極度的疲勞,以及高頻次的密切接觸,即便采取了嚴密的防范措施,他的身體還是亮起了紅燈。他出現發燒畏寒、咽痛等癥狀,經檢查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診斷結果出來后,張教授在家隔離治療,隔離期間他仍心系疫情,“隔空”閱片、討論病例、指導會診工作。此外,面對此次疫情與SARS的不同特點,他迅速總結臨床經驗,并反復查閱參考文獻,起草了極具實踐性的《武漢協和醫院處置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策略及說明》,案例詳實,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該方案隨即在網上形成廣泛傳播,受到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贊揚,給全國醫務工作者提供了協和診療的寶貴經驗,為全社會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協和解決方案”。
(張勁農,九三學社武漢市委委員, 江漢區政協委員,報道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發現同濟醫院急診第一例的馮俊教授:
為病人爭取時間,第一個上前線
2019年12月31日,九三學社社員、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馮俊發現了同濟醫院門診急癥的第一例新型肺炎,隨即建議科室針對這種病人建立特殊流程,當天就轉到金銀潭醫院診治,為病人的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在同濟中法院區發熱門診又是第一個上,結果又發現一個。這位社員后被隔離觀察。預計于2020年1月23日解除隔離后,重返第一線!

以下是馮俊教授的手記:
2019年的12月31日,也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按照往常,上午我的專家門診,近11:30左右,一個病人因發熱、咳嗽8天外院治療無效來診,問診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查血常規無明顯異常, CT考慮病毒肺可能,由于尚無處理這類患者的具體流程,立刻報告科主任,建議啟動這類患者的特殊具體流程,并參與整個方案的制定,當天下午2時左右患者轉到金銀潭醫院就診,為患者的治療節省了寶貴的時間,隨后立馬奔赴蔡甸中法院區繼續下午的工作。晚上沒回家,開了一個酒店連住3天,無異常后回家。
外面病毒肺感染越來越多,1月7日,中法院區決定要開設發熱門診,負責中法院區急診科的領導找我談話,拿出一張排班表,每周三早8到晚8,每周五晚8到早8,發熱門診一線班,我和領導兩人排班負責。

1月8日上午8點開始,中法的發熱門診正式開始,一切都在摸索中,下午一個發熱病人過來了,咽拭子、CT,病毒篩查,最終考慮病毒肺,轉到金銀潭醫院后,陪我一起上班的護士說:馮醫生,怎么辦啊,我小兒子還在住院,我要是感染了,我孩子可怎么辦?那個患者對著你咳嗽了一下的。”“不會這么倒霉的。”終于下班了,買了些預防藥物和值班護士一起分了,我又住到了酒店,很擔心,把買的藥吃了。
1月9日下午開始,發燒、咳嗽,立馬把準備的藥物又吃了,燒退了,咳嗽不斷,晚上23點受不了了,到醫院查血常規正常,CT提示肺部感染,會診考慮病毒肺。1月10日隔離,躺在醫院給我的單間,按照病毒肺的治療打針吃藥,所幸一直沒燒,期間問了那個護士,還好沒事,14日重新拍片,右下肺還有一點病灶,其他明顯吸收,后面繼續打針,再就是聽著外面一個接一個的噩耗傳來,感覺自己太悠閑了。
1月22日,好像沒什么癥狀了,領導通知我解除隔離,人手缺,我替他上一個班,也不知道后面還會出什么事……。
(馮俊 九三社員、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內科、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同濟醫院堅守崗位放射科的劉棟醫生:
我們必須站出來,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

1月20日8時-1月21日8時,響應同濟醫院放射科發熱門診輪轉安排,我進入一線參與了疫情大爆發后發熱門診第一個ct24小時值班,我們工作人員進入崗位必須穿戴全套隔離裝備,每個人表情都很凝重,大部分人員也是第一次穿戴隔離設備,但是每個人都按照操作要求一絲不茍的穿隔離衣,戴口罩。氣氛緊張,薄薄的一層隔離并無法消除每個人內心的恐慌,雖然我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年幼的孩子,但我更是一名處在一線的醫技工作者,這個時候,我們必須站出來,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
由于20日凌晨武漢衛健委緊急通告發布,肺炎疫情突然嚴重,發熱門診20日病人量激增。醫院也加大了發熱門診支援力度,作為診斷病毒性肺炎的標準之一的CT檢查,在這次疫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早的為臨床提供影像學的圖像與診斷,就能越早的做好病人篩查與確診工作,但是為了盡快在24小時的工作中,盡可能多的為更多的患者做好檢查,我除必要的消毒及換隔離衣時限外,保證了ct室24小時無間斷運行,其中,自20日下午5點至次日凌晨兩點病人量激增,病人量已經超出了CT檢查的負荷,CT室外一直有長長的隊伍等待檢查,在這7個小時中,為了減少病人等待時間,我一刻沒有休息,雖然隔離衣里面已經汗透,雖然隔離衣應該每6個小時更換一次,但是為了更快的將病人結果反饋給臨床,我寧愿冒這個風險。雖然心中也會忐忑,但是看到檢查室外每個人焦急的眼神,我覺得我的犧牲是值得的。
值完24小時班后,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內心卻是安寧的,感覺自己所學能在這次戰役中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沒有辜負黨和國家及九三學社對我的信任。
(劉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放射科醫生 九三學社社員)
奮戰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線的毛珺醫生:
為社區百姓站好健康崗

2020年1月21日早10點,接洪山區衛計委通知對于新型肺炎按照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級防控,目前防控工作的重點是有效控制社區感染的發生。我在關山街武漢紡織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預檢工作,按要求帶雙層口罩每4小時更換一次、戴帽子包繞到雙耳,雙手帶醫用手套,使用手消毒液,醫療垃圾桶使用雙層醫療垃圾袋。所有發熱患者分檢、登記信息、隨訪、發放醫用口罩防護。
(毛珺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社武漢市委青年工作委員會發出
《眾志成城 戰勝肺炎——致全體社員的一封倡議書》
自2019年12月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以來,已經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省市各級專業機構的專家和一線醫療人員在確定病源、控制病情、醫療救治上全力以赴,在信息披露上也公開透明。在此,我們向奮戰在一線的全市九三學社醫務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慰問。當前,我市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治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我市市民應當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在2020之春,戰勝肺炎,為武漢加油!由此,我們倡議:
一是要相信中共黨委政府、不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在病情發生之時,中共黨委政府都是懷著高度的責任感,為人民群眾負責、為歷史負責的態度,一方面盡心盡力地防治病情,一方面審慎地進行信息披露。因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所披露的信息,一定是要求準確并且權威的,而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造成民眾無必要的恐慌。
二是要相信科學,不要過分解讀防治病情的方法。我國現在的科學技術,特別是醫療方面的技術,不僅相對17年前的SARS時期有巨大的進步,并且在疾控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體系。廣大市民不要對現在的一些疾控手段進行過分解讀,如拍攝并傳播在安檢口等處進行的例行檢查、醫院里面在面對病情時正常的防范措施的視頻和畫面。這些檢查和防范都是必要的、常規性的工作和措施,不這樣做才是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到處傳播,往往會讓普通民眾感受到恐慌和不安。
三是要加強鍛煉,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面對病情,我們不能怨天尤人,也不應聽天由命,而是從我做起,加強鍛煉,強壯自己的體魄,在去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做好防范措施,在面對病情的時候保持樂觀的心態,堅信人定勝天,堅信武漢一定能夠戰勝肺炎病情,堅信武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九三學社武漢市青山區(化工區)工委九醫院支社集體向醫院提交申請書,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病毒性肺炎的醫療救治任務中,不計辛苦,不計生死,全力以赴,聽從黨的召喚。
九三學社湖北省中醫院支社的盧振華醫生遞交請戰書,寫到,科內女同志多,我自身體質好,作為九三學社人,要按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求領導給我額外排班,不計報酬,將克服家庭一切困難,投身到這次抗擊病毒的戰斗中,為奪取勝利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社武漢市青山區(化工區)工委九醫院支社集體請戰

社湖北省中醫院支社盧振華醫生遞交請戰書
九三學社社員在行動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有的醫護人員已經戴著口罩工作了12個小時,面罩上的水霧凝固成水往下滴。另一方面,還有大量的發熱患者排著隊等著確診和醫治。中南醫院呼吸科主任程真順,武漢同濟醫院楊博醫生,都奮戰在第一線,連接電話、回微信的時間都很寶貴。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九三學社葛洲壩支社陳榮濤,是該院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工作醫療專家組成員,負責發熱病人的診療工作。
其他行業的九三社員紛紛行動起來,1月22日,湖北經視《經視直播》節目中,社省委委員、湖北廣播電視臺電視經濟頻道高級主播高越男在當天節目的最后,特地戴上口罩做示范,呼吁大家外出做好防護。今天,微博話題#湖北主持人戴口罩播報#也登上了熱搜榜第一名!戴起口罩!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希望每一位朋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尾記: 曾有醫生對患者說,“我們無法背著你走過沙漠,但會一直扶著你,看你走下去。”這樣的話語同樣適用于抗擊疫情,人心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力量。武漢加油,有困難我們一起扛!抗擊新型肺炎,我們九三人在行動,感謝全國九三學社社員的奉獻付出。我們堅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勝利的曙光必將到來。
(轉自:“九三學社湖北省委會”微信公眾號;編輯: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宣傳部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