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二支社的一名社員,今天是我到感染病房的第一個夜班。我們感染一病區是我院篩查的前線陣地,第一次的咽拭子采樣都從我們這里進行,最早的結果也從我們這里出,可以說這里的危險是最大的,難度也是最大的。再加上大部分病人剛入院,病情并不明朗,情緒也不太穩定,這些對于我們醫務人員來說都是莫大的考驗。“王濤同志,疫情當前,再難也要圓滿完成任務!”我輕聲對著鏡子前的自己加油鼓勁,然后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
病房里正準備收治一個門診CT檢查考慮肺炎的78歲老人,伴有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病史,心臟超聲提示心衰,屬于危重癥病人。另外老人對隔離病房很抵觸,情緒也極不穩定……一系列狀況擺在面前,我深吸一口氣理清思路:先請心內科會診患者的心衰問題,然后根據血氣分析回報結果立即通知護士改面罩吸氧,調整藥物。下醫囑、寫病歷……我正忙著手頭的工作時,患者家屬的電話一遍遍打進來,他們不停地詢問病情、詢問結果,我理解隔離病房外的一家人焦急不安的心情,所以耐心地一遍遍回答并安撫著他們的情緒。
處理完醫囑,我趕緊找老人的家屬交代病情,并從國家政策、目前疫情嚴重程度、新冠狀肺炎診治標準等方面詳細做了解釋。家屬的態度也慢慢從對進隔離病房不理解到理解到積極配合了。看來,科學地解讀疫情,多傳遞正能量,也能讓我們從容地面對疫情。
晚上十點鐘,我正抽空吃晚飯的時候,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出門一看是老人的家屬,說老人情緒激動,死活要回家。我趕緊穿好防護服,進去查看病人。我一面幫著老人接尿、喂水,一面和老人聊天。聽說老人是老黨員,我就從國家政策說起,讓老人以大局為重,大到疫情擴散,小到家里人的個人防護安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爺,面對疫情,請相信國家,相信醫學,相信科學,相信我們醫生!”終于,老人臉上露出笑容,安靜了下來,血壓也降了不少,氧飽和度也由78%至96%。又陪老人聊了一會兒,就讓他休息了。
接下來,我挨個查看每個病人,有幾個心情緊張睡不著覺的,又做了安撫,基本都平靜下來。剛要出來,護士站呼叫說馬上轉一個發熱的病人上來,繼續戰斗!處理完這些,夜已經很深了。出了隔離區,看到老人的三個兒子還在,“王醫生,父親打電話說好些了,謝謝你!真不知該如何感謝,一點心意,您拿著!”說著從包里拿出三摞人民幣,好大的紅包!“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但這是我應該做的!快把錢收起來吧!”三人半跪哽咽著,我趕緊攙扶住他們,“放心吧,一起加油!”我對他們說完跑回了值班室。此時醫生的榮譽感油然而升,疲勞也一掃而空,午夜凌晨的我活力滿滿。再次坐在電腦前寫病歷,去護理站調取資料,匯總第二天要請專家會診的資料,做好病人體溫報表,郵件發公共衛生科……
凌晨六點了,再次穿隔離服,進病房進行咽拭子采樣。采集咽拭子,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稍一不注意就有被感染的風險,心中難免忐忑,但我對自己有信心!進去先看了看老大爺,監護儀各項指標也都有好轉。見我去了,他睜開眼向我揮揮手,說:”我好多了,謝謝你。”老人眼角的笑容讓我覺得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是啊,疫情終將會過去,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真情永遠不會消失。奮戰了一夜,雖然是冬夜,穿在里面的刷手服濕透了又干了,無法預測的狀況接踵而來,但作為醫生的職責、作為九三人的使命讓我無所畏懼!(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