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沖鋒陷陣,奮戰在抗擊疫情戰線最前沿,以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防控鋼鐵長城。在后方,還有更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積極申請參與前線抗疫,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嚴防死守,讓老百姓安心放心,同時做好了隨時支援前線的準備。
這是社員張新梅,寫給醫院黨支部的一封信,同時也是一封抗疫工作的匯報書,也是一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請戰書,......
敬愛的黨支部:
在疫情發生后的這幾天,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這句話的含義。
在疫情發生最危難的時刻,我們總醫院的好女兒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馳援武漢。她們在致命的風險面前臨危不懼,不計生死,表現出醫者崇高的職業精神,她們的大愛之舉讓我產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我們急切的渴望與英雄們一起戰斗!
大事面前看擔當。這次的疫情,也讓我看到了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擔當與使命感,我每天都在被他們感動著……
在我院派出第一批去往武漢的醫護人員后,我的電話在那幾天都被打爆了。我接到了一個個請戰的電話和微信。“主任,讓我去前線吧。”“主任,咱們科第二批去武漢的名額,一定要給我留一個。”“主任,請您一定跟組織申請,讓我去武漢前線,我參加過非典,我有經驗”“主任,我接受過重癥護理的培訓,我去最合適!”
我科王平醫生,剛術后康復,就要到發熱門診工作,幾經勸阻,他告訴我:“主任,讓我去吧,我做好防護,沒事!”
劉玉銳醫生是我科發熱門診值守醫生,從大年初二至今,她一直輪值發熱門診,兢兢業業,堅守一線,毫無怨言。
80后口腔科費立龍醫生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對待病人溫情的讓人感動。一發熱患者到我院就診,經檢查,建議患者到定點醫院復診。病人復診后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回家休息。小費堅持14天追蹤患者的體溫,每早定時電話問詢,對方開玩笑說“哥們兒,你比我媳婦還關心我呢”。
同為 80后急診科醫生李迎春,一次收治一位發熱病人,面對隨時有可能被傳染的危險,這個80后的姑娘從容不迫,嚴格按照收治發熱患者的規范去做,絲毫不畏懼。
內一護士長李紅梅疫情一開始便主動請纓,她告訴我:“主任,我兩個孩子都可以脫手了,我要去一線戰斗”。疫情期間,科室新老病人交替,其中不乏危重病人。一級護理10人,在限制陪護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增大,紅梅合理調度,堅守崗位,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全科30多個病人無一例出現差錯……
作為科主任,我為能擁有這么多的好戰友、好兄弟、好姐妹感到自豪。我本人也是早早就安頓好了家人,隨時待命。
疫情期間,雖然我院不是邯鄲市定點發熱醫院,但是我們依然肩負著發熱病人初診與疑似病人轉運的職責。院領導對我非常信任,在這緊要關頭,將發熱門診和急診科,托付給了我,同時又任命我為防控專家組成員。我深知決不能辜負醫院對我的厚望與信任。發熱門診和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一道關隘。為保護在院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安全,任何一起疑似病例在我這里都不能被放過。這樣的責任與使命,更加堅定了我想要把工作干好的決心。我們防控專家組依據檢驗報告與影像報告,通過大量會診排除了一個個發熱病例,每排除一個病例大家都如釋重負,全院的安危就在系于我等,我們不敢有一丁點兒的懈怠與疏忽。
持續高壓的工作讓我倍感壓力與疲倦,每當看到疫情期間那些三甲醫院院感事故,便更加告誡自己要如履薄冰,有時深夜也會從噩夢中驚醒。可是想想那些武漢正在生死一線戰斗的戰友們,我這點壓力又算得了什么呢?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國難當頭,我們是白衣戰士。前方千千萬萬個你們在浴血奮戰,后方的我們必將在所不辭!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邯鄲市骨科醫院內一科 張新梅
2020年2月2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