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枝花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線,除了逆行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各條戰線的堅守者們,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早出晚歸,一絲不茍地堅守崗位,他們不辭辛苦、不拿報酬參與防疫工作。他們放棄了春節假期,一張桌子、一部手機就是他們的戰“疫”陣地;一張嘴、兩條腿就是他們的戰“疫”武器;一瓶酒精、一個口罩就是他們防“疫”保障。他們做的事情聽起來不算大,但他們讓我們這座城市更加有溫度,更加安全。
他們就是戴著“紅袖標”的志愿者。九三學社社員中也有他們的身影。

社市委副主委、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肖鵬舉及夫人胡立萍,金海學府花園小區當志愿者,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和噴灑消毒。肖鵬舉副主委還及時把志愿服務中發現的問題報送攀枝花市政協,提交“建議為小區保安、社區工作人員等提供相對充足的口罩,避免一個口罩長時間使用”“加強對市交警二大隊(人民街)后面的家屬區和西海岸市場旁邊的老舊小區疫情防控管理”等社情民意信息。

十九冶支社主委楊豐宇,2月1日開始隨工作隊在瓜子坪街道的入戶排查、卡口值守。他說“從2月16日開始每隔兩天,要在瓜子坪街道佳運社區佳運巷卡口從晚上19:30到早上8:30值守13個小時。小區卡口每天都有很多人和車通過,我們志愿者就是要把好防控出口,對進出人員、車輛進行登記,監測體溫以及協助其他工作人員維持秩序,雖然比不上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著那么辛苦,但是有一份力,就要出一份力氣,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擊退疫情”。

十九冶支社社員楊萬里,弄弄坪街道石華社區卡口值守志愿者,負責攀鋼車庫,家屬樓82、83棟樓卡口的晚上8:00到早上8:00的值守。他說“萬家燈火闌珊時,為守一方健康平安,我必須盡職盡責從晚八點堅守到早八點。”

西區支社社員蒲芝濱,西區金林社區志愿者。“既要登記出入小區的居民信息,又要勸阻外來人員進入小區,人多難免會遇到不配合的,隨之而來的就是不理解,甚至謾罵,但是我們也不抱怨,需要更多地做好疫情宣傳工作爭取更多地理解與支持。”

西區支社退休社員彭鳳華,仁和卡爾波城邦小區志愿者。兩次配合社區進行入戶登記統計和跟蹤信息,共計排查15棟1545戶。他說:“入戶調查,敲門把肩膀和手都敲痛了,但是想一想還能發揮余熱做點事,覺得心里邊特別踏實。”

西區支社康康諾,攀枝花三帝科技副總經理,西區疾控中心志愿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要把密切接觸人員轉移到隔離點,把疑似病例轉運到第四人民醫院,還要對相關人員的家、樓道進行全面消殺,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有病人就需要及時轉運。因為是一次性防護服中途不能脫,所以要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他說:“我是從西區衛計局出來的,現在的企業也屬于醫療企業,政府培養了我、扶持了我所在的企業,這個時候應該做些事回報社會,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到一線為抗“疫”出力,覺得很有意義。”

市政一支社社員蔣長春,在金海世紀城小區逐戶核查信息。

市政一支社社員李明軍,在民建社區參與值守。

市政一支社社員劉文訊,在龍發時代天街開展志愿服務。
在無情的病毒面前,還有很多這樣默默無聞的奉獻者,他們只做不說,卻總能讓我們感到一絲溫暖和安慰。也讓我們多一些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