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后,最寶貴的醫療資源不是醫療設備,而是經驗豐富的醫學專家。2月27日下午13時,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院心內科16樓會診室內,依托聯通5G技術,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葛均波攜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謝燦茂教授,正在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醫療隊進行一場重癥病例的遠程會診。各路“大咖”給出權威意見,讓雷神山醫院在第一時間做出最佳治療方案。
據26日已經提前進駐上海中山醫院,負責這場遠程會診通信保障的中國聯通上海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遠程診療并非新興事物,隨著技術發展,醫療影像數據越來越多,對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張CT醫學影像的文件小則數百兆,多則幾個GB,傳輸過程中任何一幀畫面的丟失,都可能造成誤診或漏診。此外,像遠程手術等高難度、高精度的操作,不僅需要8K視頻的直播,還需要極低的時延保證操作,這都是5G網絡的特長所在。
疫情發生以來,5G技術在遠程醫療領域大顯身手。2月25日,在聯通5G網絡和醫療云平臺支撐下,當天上午和下午兩場橫跨武漢、北京和浙江舟山三地共6個會場的新冠肺炎CT遠程會診已經順利舉行。(轉自上觀新聞 吳衛群)

一張CT醫學影像的文件小則數百兆,多則幾個GB,傳輸過程中任何一幀畫面的丟失,都可能造成誤診或漏診。

武漢雷神山醫院遠程會診現場。

上海聯通的工程師昨晚來到上海中山醫院進行5G設備調試,為遠程會診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