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九三學社綿陽市醫衛支社主委、綿陽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獲美國SCCM認證,2000年成為綿陽市中心醫院內科ICU住院醫師。從醫30余年,他長期負責危重病患的搶救與治療,曾參與過多次重大公共衛生診治工作,此次被任命為綿陽市防疫專家組副組長。臨危受命,賈超深知肩負的責任:“身在疫情防控一線,既要與病魔抗爭,也要保護醫務人員健康,確?;颊咴缛湛祻汀⑨t護人員平安歸來。”

“請戰武漢!”
就在2020年新年快要到來的時候,一場誰也沒料到的疫情,蔓延開來。新冠病毒從“未見明顯的人傳人”到“人傳人”,憑著曾經參加防治非典、甲流、禽流感的經驗,賈超預感到情況不容樂觀。他立刻向綿陽市中心醫院院領導申請:“我自愿請戰武漢!”然而院領導綜合考慮疫情防治工作需要后,要求賈超堅守崗位,做好本院、本市疫情防控培訓、醫療救治一線工作。
一線也是前線。之后的每一天,白天,賈超在中心醫院挨個病室查房、診斷、治療,去市衛健委開會了解和討論疫情的最新情況;傍晚,又冒著寒風,趕赴綿陽市新冠肺炎救治指定醫院——綿陽四零四醫院豐谷分院,與防疫專家組的其他成員診斷病人、分析病例、討論治療方案。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截至2月25日,賈超先后參加了1場尹力省長召開的全省防疫專家座談視頻會、市級疫情防控專題會議8場,召集組織院內協調會10余場;參與會診5次,排除3例,協助定點醫院診療新冠患者10例次,1例重癥轉普通,1例危重癥順利挺呼吸機拔出氣管插管。
“這些娃兒不錯,沒有白教”
此次抗擊疫情,除了早期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相當緊缺外,防疫專業技術人才儲備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療救治的難度??吹竭@個問題后,賈超與急診醫學科副主任、技能培訓中心主任、九三學社醫衛支社的另一名社員朱倫剛一起,開展防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和疫情防控培訓。截止目前,已培訓防疫專業技術人才200余人。
在這一次派出抗擊疫情馳援武漢醫療隊中,綿陽市中心醫院共派出三批次,其中8名來自重癥醫學科。關注著從抗疫前線科室的“徒弟們”發來的消息和照片,不斷指導和提醒他們注意事項,賈超欣慰說“這些娃兒不錯,沒有白教”!
“壓力很大,但值得”
重負下連軸轉雖已讓賈超疲憊不已,但他卻依然全力以赴。憑著多年在ICU搶救患者的經驗,賈超在與專家組討論治療方案時,細致謹慎卻又不愿放棄每一個可以嘗試的機會。

2月中旬,一名病情危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被送到市四零四醫院豐谷分院,賈超立刻趕赴豐谷分院參加專家會診,“病情很不樂觀”。在賈超和專家組成員們的連夜分析討論后,制定了治療方案——上呼吸機、做氣管插管。賈超說,“壓力很大,因為前期在插管后病情好轉的案例很少。但是,不能放過任何治愈的機會。只要每個環節、每個流程走到位了,我相信會有好效果!”。終于,經過專家組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2月18日,這位危重患者已成功停掉呼吸機、拔掉氣管插管,從病危中搶救過來,甚至還能自己進食。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取得階段性成效,這一消息令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和所有關注著疫情的人們振奮!救治方案獲得了省上及國家組的一致認可。

隨著抗疫工作的深入推進,醫療救治一線過程中也積累更多的經驗,救治設備、醫療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在日常的診治中,賈超感覺到若要提高診治效率,豐谷分院需盡快增配移動CT,并在2月10日的防疫專家組座談會上向市委書記劉超提出建議。2月19日,這臺價值900萬的設備駛入豐谷醫院并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我不能判斷拐點是否已經到來,但我相信病毒肆虐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了。只要我在崗位一天,就會與所有醫護人員并肩奮戰在一線,打贏這場呵護健康、守護生命的戰役!”賈超滿懷信心。他的自信,來自于黨中央應對疫情的集中統一領導,來自于各條戰線抗疫戰友們的義無反顧、守望相助,更來自于多年來專業鉆研和工作積累。
ICU是醫院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也是醫院里最辛苦、最緊張、技術要求最高的醫療單元,這里被稱為生命最后的防線。在這里,時刻處于與死神戰斗狀態,賈超在這里堅守了18年來,除了工作,更多的是那一份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如今,面對疫情困境,全力以赴,是他在ICU這個“生命最后的防線”多年歷練的專業素養,更是他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守土有責”的擔當。(趙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