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我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沒有了,我預訂3盒吧。”
“吳靜你好,我預訂藥:鹽酸二甲雙胍片5瓶每瓶48片產地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每片0.25亳克謝謝。”
“吳醫生,我訂的倍他樂克和血脂康、維C到了沒?”
吳靜的每一天就是從這些電話或微信群聊天開始的。
吳靜是一位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的省氣象局大院醫務工作者、一名九三學社社員, 2020年春節跨年之際,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一樣,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迅速覆蓋大江南北,武漢封城后,省局大院627戶居民,特別是200多位離退老同志都成了她的牽掛家人,在她辦公桌的一張表里,記錄了她2月21日的一天備忘:
9:00送XX藥品到幾號樓老張,送XX藥品到幾號樓老李…
10:00聯系XX醫藥公司,采購藥物
10:30XX約定來量血壓,需要XX藥品
13:00去醫藥公司取貨
15:00電話詢問XX、XX幾位用藥和身體情況
15:30 XX要來打針,要交代注意事項
16:00要入戶檢查XX人員健康狀況
17:00 統計當天醫務室藥品消耗,和盤存藥物
17:35協助居委會匯總社區疫情數據
…
夜深了,我又在小區服務群里看到她回答咨詢和登記第二天代購藥品。
“吳醫生,辛苦了!非常感謝您。您冒著感染的風險,整日操勞,為大家服務,請做好個人防護,多多保重。”群中無數同志真摯感謝話語讓人動容,居民的贊譽之詞在小區服務微信群里不斷出現。
記得她疫情發生后,憑著職業的敏感,第一時間赴漢陽采購遠紅外測溫儀;記得她在物資緊缺的狀況下,多方聯系醫藥公司,及時遠赴東西湖、蔡甸等地“”搶”購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記得她為一線值班人員發放口罩,把口罩送到夜班值守的每一位同志;記得她在醫藥公司配送人員被大批隔離不能送貨的情況下,為了讓居民及時用上藥,多次聯系溝通醫藥公司,不畏被感染的風險,親自上門提貨經常忙到饑腸轆轆,回時已是萬家燈火!
保障醫療服務,上門為患者監測血壓,排查發熱病人,在戰“疫”特殊時期,別人往家里躲,而吳靜卻總是往外沖。
2月19日中午,吳靜正在家里吃飯,突然接到小區居民打來的電話,稱家里有病人出現吐血癥狀,吳靜趕緊丟下飯碗,一路小跑趕到病人家中,測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病人此時已出現吐字不清癥狀,判斷病人病情較重,她立即聯系社區,求助車輛送病人去醫院,并跟蹤了解病人狀況。
有人問為什么從白天到夜里都這么忙,她宛然一笑說:“這么多老同志都是為我們氣象事業工作了一輩子,目前這種情況,他們出來很不方便,我能為他們服務感到開心。”是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有匆忙的身影,為平凡的事業而高興,為每一位氣象工作者的健康而高興。吳靜平時愛笑,做事麻利干脆,面對別人的夸獎,她顯得很低調,從疫情開始,包括春節沒有安穩的在家一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作為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她看到很多同行奮戰在抗疫一線,不能在抗疫戰線前沿雖有些遺憾,但能夠保證省氣象局大院一千多人的安危,這里就是她的戰場,疫情不退,就絕不收兵。
有退休老干部有感于吳靜的事跡,特做一首藏頭詩相贈,后來這首詩在省局大院廣為流傳。詩曰:
吳山煙雨點點愁,
靜水湖邊解難憂。
真情換得人贊許,
好個巾幗戰瘟酋。
(作者:湖北省氣象局公眾氣象服務中心 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