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參加工作30年以來,九三學社社員田文廣便一直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感染科這個高風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田文廣作為隔離病房主任,全面負責隔離病房的醫療及行政管理,同時他還擔任重慶市級專家組副組長、永川區醫療組組長、醫院醫療救治組組長,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田文廣帶領科室職工第一時間向醫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號召全科人員立即投入到新冠肺炎的醫療防控及救治工作中。為了保證醫院確診患者有序收治,他組織科室人員將感染科病房的病人全部轉移到3號樓,他耐心給轉移的病人及其家屬做解釋工作,取得他們的理解,保證搬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他全身心投入到隔離病房的籌建、新征用的重慶市職業病院改造等工作中,不分白晝,不懼艱險。他依照國家標準帶頭制定了各級醫師職責、隔離病房工作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強調醫療交班制度、病歷書寫等核心醫療制度;為永川區及醫院人員作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及政策培訓7次,并加強醫務人員院感防控,從根本上杜絕了院感事件的發生,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
隨著新冠肺炎患者的不斷增多,以及患者基礎性疾病與并發癥的復雜化,對醫務人員的數量和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為隔離病房的主任,他積極與各科室協調人員,滿足救治病人需要,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救治服務,并積極協調醫療物資,確保防控工作順利進行,每天忙前忙后,跑上跑下,51歲的田文廣早忘了2018年自己還進行了心臟搭橋手術。
重任在肩,惟勤惟行
醫院承擔永川區周邊8個區縣的確診患者救治工作,醫院工作壓力很大。自1月21日醫院收治第一例病人,田文廣堅持每天與一線醫務人員一起查房,探視危重病人,認真記錄每位病人的身體狀況與變化情況。每天協調和組織市級、區級及院級專家會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為每位病人制定診療方案;每天檢查醫護人員值班情況,了解工作人員的工作及生活,切實關心關愛一線人員的身體與身心健康。無論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他都會堅持全面總結當天的新冠肺炎工作情況,總結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思考如何改進。
此外,他還承擔永川及醫院發熱門診病例會診,每天約10余例次;負責渝西片區的電話咨詢,每天約1-2次。疫情發生以來,他從來沒有在深夜1點前休息過,最晚一次工作到凌晨5點,第二天早上7點多鐘他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雖然工作很苦很累,且風險很高,但他從無怨言,他總是樂觀地說:“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
科研攻關,助力戰“疫”
田文廣不僅重視防疫工作本身,還積極組織隔離病房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的科研工作,帶領職工一起探索新冠肺炎的病理研究、預防等。
他說:“我們一定要重視科研,從個性中發現共性,探索疫情防控與治療的有效手段,總結出感染病的防治方法”。他邀請科技科、實驗中心的老師講解科研政策、科研方法及科研選題,為職工開展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自身也參與了重慶市科委攻關項目《基于大數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評價技術研發與應用》。
他注重中西醫辯證施治,運用中西醫聯合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有效提高了病人治愈率。
夫妻同心,戰疫并肩
田文廣妻子何平是醫院消化內科的主任,平時在醫院,夫妻倆都很忙,只有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才能聚在一起,疫情發生后,兩人都第一時間奔赴各自崗位,為了打贏這場戰“疫”他們傾注全力,只要工作需要,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堅守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初心和使命。
而對于家庭,卻無暇顧及。同為專家組成員的倆人除了參與患者的會診工作和培訓指導一線工作人員時還能見上一面,平時忙的連面都見不到,他們是愛人,更是戰友,懷著“有大家,才有小家”的情懷,為彼此豎起了溫情的后盾。如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一定要打贏這次戰“疫”,早日回家團聚。
田文廣同志在工作崗位上艱苦奮斗、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勇于奉獻的優良作風,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彰顯了九三學社人的責任與擔當。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會到來。讓我們再接再厲,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