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鋒,男,十堰市太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九三學社十堰市副主委。2018年8月兼任神農架林區人民醫院(太和醫院神農架林區醫院)院長。
神農架林區人民醫院(太和醫院神農架林區醫院)坐落于神農架林區松柏鎮,位置偏僻、交通閉塞,距最近的城市--十堰市204公里,但卻是偏遠林區8萬人民唯一的生命健康守護神。
準確研判,超前布防
.jpg)
時值2019歲末,新冠肺炎已開始悄悄在武漢肆虐,并呈向外擴散之勢。李院長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多年的工作經驗,從當時有限的信息中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感染烈度較強的新型傳染病。基于這樣一個判斷,在未得到任何更多信息的情況下,立即開始謀劃布局林區人民醫院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迅速結束在外地的出差行程并立即返崗,第一時間向林區黨委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迅速召開疫情研判部署工作會;當即叫停曾決定馬上拆除的舊住院病區,立即改造成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的預備場所;安排藥品、設備等相關科室開始進行消殺物資、個人防護物資及相關藥品的準備工作;將醫院從春節休假模式及時調整為正常上班模式,要求所有休假人員立即返崗待命。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李院長在第一時間成立了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六個專業小組,明確了各組的工作職責;隨時跟進研判疫情形勢發展,及時制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案并根據疫情隨時修訂,從人員防控、各部位消毒、應急值守等各層面全面做好準備;及時組織全院職工開展相關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并親自帶隊深入臨床科室督導檢查;親自梳理核對相關治療藥品、防護用品(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等)的庫存情況,對緊缺物資立即申購、配送;嚴格疫情相關物資的使用和管控,緊缺物資即時實行一把手直接管控。
身先士卒,靠前指揮
疫情爆發時,正臨近春節假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危急時刻,李院長沒有絲毫猶豫、更無暇顧及遠在十堰的妻兒,直接沖入防控一線。
作為醫療專家,他特別注重疫情防控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在有效降低感染病人的致殘致死率的同時,把醫務人員的零感染作為最高追求目標。他事無巨細妥善安排:安排中藥房為大家免費提供新冠預防中藥煎劑;按照不同崗位防護等級要求發放口罩、防護衣、防護鏡等防護用品;開展院內疫情“相互監督”模式,每天安排專人對上班的職工開展體溫監測,每日兩次對公共區域、重點區域進行例行消毒,敏感區域隨時污染隨時消毒;嚴格門衛管理,要求全院職工做好家屬的自身防疫和宣傳教育工作。
作為醫院院長,他既擔負著醫院救治的責任、同時也擔負著配合林區黨委政府作好全林區疫情防控的重任。自疫情防控開始,他也就此開始了晝夜不分的日子、電話全天候開機,密集的會議、重點工作的安排部署、現場督導檢查、全區全院防控的統籌協調等等。員工們經常看見的是,已經過了飯點,他還在查閱相關資料,聽取防控工作匯報,有時趁著空檔功夫,趕緊匆匆扒幾口涼飯冷菜,實在累很了,趴辦公桌上休息一會兒,每天很晚才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臨時的家,回到家還得繼續接聽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咨詢電話、及時安排落實上級的電話通知的任務。
創新舉措,精準施策
.jpg)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各種途徑的信息相繼披露,群眾不知所從,一度引起心理恐慌,李雪鋒立即安排部署:開通24小時免費熱線電話3部,在醫院微信公眾號開通在線問診,及時為群眾解惑答疑,穩定了群眾情緒;確保隔離觀察患者的生活得到保障同時安撫他們的情緒,使之能積極配合治療;安排專職心理醫師對所有“紅區”內醫務人員和確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迅速成立人民醫院疫情防控健康服務工作隊,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警察、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好自身防護。
嚴陣以待,鞏固成果
基于科學預判、果斷決策、周密部署,配合林區黨委政府防控得力到位,整個林區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確診病例(11例)全部治愈出院,全院醫護人員零感染。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是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仍然面臨著反彈的巨大壓力,李院長迅速利用暫時無新冠肺炎患者的空檔期,積極進行防控部署,繼續維持和做實做細現行的防控措施。強化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值班值守紀律;分批組織院內感染防控培訓并督導學習成效;加快藥品和緊缺物資儲備;進行思想警示性教育,要求全體醫護人員要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寧可十防九空,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盲目樂觀,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放松,確保將防控觸角延伸到醫院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環節,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牢基礎。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雖然沒有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李雪鋒院長用他的擔當和智慧,堅毅和果敢,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和貢獻。他情系大山深處,用他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大醫精誠之歌!
(社十堰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