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慶祝九三學社創建80周年,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近日陸續采訪了5位九三學社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們深耕各自專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優異成績。專欄將通過他們的講述,呈現九三青年一代扎根一線、以青春之力突破技術壁壘,為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注入鮮活動能的良好精神風貌。
今天分享九三學社社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胸部腫瘤研究所執行所長陳克終的故事——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防治肺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九三學社社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胸部腫瘤研究所執行所長陳克終在臨床工作同時,潛心研究肺癌防治方法,希望通過一種簡單高效的檢測手段,實現“三早”目標,從而提高早期肺癌的治愈率。“我們的方法就是通過檢測病人外周血樣本中是否存在腫瘤微小DNA分子片段,在影像學檢查發現之前,確診病人體內是否存在腫瘤微小殘留病灶(MRD),從而實現對早期肺癌的有效治療。”陳克終表示。
這一檢測方法實現了對微小肺癌分子片段十萬分之三的靈敏識別度,較傳統方法提前10個月發現肺癌復發,研究成果寫入了多項國內外指南共識。截至目前,這一檢測方法已應用于全國120余家醫療機構,服務了近萬名患者。以該方法為核心技術,陳克終作為首席青年科學家,承擔了“2030科技創新‘四大慢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建設MRD無創監測的全國體系 。
從業20年,陳克終兢兢業業,始終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在同事眼里他是一個少有的將臨床與科研兼顧得這么好的人。他說,“做手術和做科研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興趣。臨床上的一些困惑,能夠通過我研究出來的方法得到解決,從而幫助到病人,這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事情。”
讓我們走近陳克終,深入了解一位外科專家“醫”心為民的故事。

(來源:人民政協報微信公眾號)